: .
汪庄主人的商业传奇
2006 年 06 月 19 日 浙商网
杭州有几个享誉盛名的大庄园,汪庄、郭庄等等,其中多数为明代以来的大商 人所建。 当初为的是陶冶性情,安享生活,而今却成为一方历史的见证,留给后 人一座座充满了文化 气息的江南园林。 我漫步在其中一座——汪庄里。这汪庄从 前的主人是安徽籍茶商汪自新,字惕予,又号 蜷翁。“惕予”的意思是随时检点 自己,所以汪自新喜称字更胜于名。 汪庄位于西湖西南一隅,庭院面积达 20 多 万平方米。雷峰为伴,保俶相对,三面环水, 集西湖之灵秀为一体。难怪有文人 说:“(汪庄 )说是半岛,其实精致得更像一个被放大了的 山环水抱的盆景。” 那 么,茶商汪自新,当年为何又会想到在此修建这座精妙绝伦的庄园呢 , 引子 故事 还要从汪自新的父亲汪立政说起。 那是清道光十九年 ( 公元 1839 年), 年仅 12 岁的汪立政走出了终年云雾缭绕的茶乡山门, 随族人赴开发不久的上海滩学商。 汪立政的老家在安徽绩溪县,该县曾涌现出大量的著名徽商,如红顶商人胡雪岩、 徽墨 名家胡开文等等,一直以来,就有“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的说法。 汪 立政到上海后,习商诚恳,恪尽职守,备受店主信任,后被委以出纳重任。 咸丰 元年( 公元 1851 年) ,汪立政有了一些积蓄,开始做茶叶小本生意,又在父亲的支 持下, 变卖了老家的部分祖传田地遗产, 于上海旧城老北门 (今河南路 )开设了汪 氏的第一爿 茶叶店,冠名为汪裕泰茶庄 ( 南号 ) 。 跟许多在外经商的徽人一样,汪 立政精于划算,知人善任,不惜重金雇聘技艺超群的茶 工,以名贵花卉窨制南北 名茶 10 余种。其茶叶不仅香味纯正,且茶汁厚浓,备受顾客的青 睐,店业渐 盛。咸丰六年 (公元 1856 年) ,又筹集资金,于五马路 (今广东路)开设汪氏的第 二爿茶叶店——汪裕泰茶庄 ( 北号) 。 此后,由于经营得法,两爿茶号生意日渐兴 隆。汪立政于光绪二十一年 (公元 1895 年) 病故。 茶商汪自新
到了汪自新这一代,汪裕泰茶号更是日臻繁荣,宣统元年 (公元 1909 年)相继 在福州路 增设汪裕泰第三号茶庄,又在南京路增设汪裕泰第四号茶庄。 汪自新十 分精明,他把在安徽老家低价收购的茶叶,在江浙沪一带高价出售,赚取其中 的 差价。更将茶叶经销到海外,获取高额利润。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 上世纪 20 年代,一天,南洋商人梁老板收到汪裕泰茶庄发来的一批白菊花。菊花是用 甏 密封装好的。他开甏验收,刚一打开封口,菊花的阵阵清香便飘逸而出。 梁老板 拿出来一看, 只见一包包用牛皮手工纸包得方方正正的菊花, 由于经过了特殊处 理,非常干燥。每个封包上都贴着一张绿色的商标纸,上书“蝴蝶牌杭白菊”几个 字。梁老 板在阵阵香味的诱惑中,忍不住打开封包,撮了几朵菊花,放进茶杯, 沏上开水。 原本晒干的菊花在开水的浸泡滋润下,朵朵绽放开来,晶莹剔透,花 香扑鼻。梁老板不 禁心旌摇荡、拍手叫绝。他心想,怪不得古人称之谓“千叶玉 玲珑”〜有这么好的货,还怕 打不开销路,杭白菊在南洋销路大开,深得喜爱。 梁老板见销量日增,不禁动了歪心思 : 这杭白菊如 此
汪庄主人的商业传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