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细菌鞭毛染色的方法
目前,细菌鞭毛染色方法根据染色剂的不同,可分为碱性复红法、 副品红法、结晶紫法、维多利亚蓝B法、镀银染色法和荧光蛋白染色 法6类,前5类方法的媒染剂成分中均含有单宁酸,染色原理通常 是采用不稳定的胶体溶液做媒染剂,并使其沉淀于鞭毛上而使“鞭毛 肿胀(tarandfeather )”,鞭毛直径加粗,进一步染色后即可在油镜 下观察。
1. 碱性复红法和副品红法
1926年由Gray首创,其媒染液成分包括 20%丹宁酸水溶液 ,硫酸钾铝饱和水溶液 5ml,饱和氯化汞水溶液 2ml,3%碱 性复红乙醇(95% ),临用前混合,且需过滤后方可使用。 染片时,媒染剂染色约6min ,具体时间尚需在试验中摸索确定,染 色液是抗酸染色Ziehl-Neelsen 石碳酸复红染液,染片时需要 1小 片吸水纸盖在涂片上,染色3min。由于该方法媒染剂混合物不稳定、 操作复杂、经验性强。Leifson于1930年建立了副品红法,并于1938 年和1951年两次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良,称为 Leifs on方法。染色试 剂由3种溶液组成:%NaCI水溶液,B为3%单宁酸水溶液, ,%乙醇溶液 中。使用时把等体积A和B混合,然后再加2体积C与之相混。该 试剂冷藏可保存1〜2个月。
2. 结晶紫法,又称Ryu法
1937年由Ryu建立,1982年由Kodaka等进行了改良。媒染
剂:5%石碳酸10ml , 2g单宁酸和10ml饱和硫酸钾铝。染色剂: 饱和结晶紫乙醇溶液,即12g结晶紫溶于100ml无水乙醇中。使用 时把10份媒染剂与1份染色剂混合,染色 5min。1989年,
Heimbrook等使用改良的Ryu染色试剂,采用湿片技术进行鞭毛染 色,虽然可以观察到细菌鞭毛,但效果不好。Ryu染色方法优点是试 剂比较稳定,目前Difco公司已经研制出该方法的商品试剂盒, 但染
色效果亦不甚理想.
3. 维多利亚蓝B法
1990年由Inoue 等报道日本制药株式会社 ShionogiSeiyaku 研制出一种细菌鞭毛染色商品试剂盒。其试剂组成包括维多利亚蓝 B、苯酚、单宁酸和硫酸钾铝,染色约需7min。该试剂保存期约为6 个月,关于其染色效果虽然有过一篇文献评述,但却没有采用评分法 进行评价,很难判断其染色效果。
4.
镀银染色法
1958年Rhodes根据Fontana的螺旋体改良镀银染色法,建立 了一种细菌鞭毛镀银染色法。试剂分为媒染剂和银染剂。媒染液:10% 单宁酸10ml加5ml饱和硫酸钾铝水溶液,再加1ml苯胺饱和水溶 液形成沉淀,通过摇动又能重新溶解,加入 5%FeCI3水溶液1ml形 成黑色溶液,稳定10min后使用。银染液:配制5%AgNo3水溶液 100ml取出10ml备用,再缓慢加入浓氨水( )使形成的 沉淀刚好重新溶解,最后把备用的 10mlAgNo3 溶液向其中逐滴加
入,直到摇动后呈现轻微而稳定的薄雾状溶液为止,避光保存,可稳 定数周。用媒染液染片 3〜5min
细菌鞭毛染色的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