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下建筑结构)二章 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一).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地下建筑结构)二章 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一)
表2-1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量的组成结构示意
资源总量
利用状态
可用性
有效利用程度及组成
地下空间资源天然蕴藏总量
已利用资源Va
已利用资源
已有效利用资源
已利用资源的保护范围
未利用资源Vb
潜在的可开发资源
潜在的可供有效利用资源
可用资源的保护范围
不可用资源
不良地质危险区、生态保护禁建区、文物与建筑保护区、特殊用地范围等
2、地下空间主要特性
1) 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相对无限性与制约性
地球岩土圈的平均厚度33Km。据估算,在30米的深度范围内,开发相当于城市总面积三分之一的地下空间,就等于全部城市地面建筑的容积,表明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潜力巨大。同时,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受到许多条件限制,如地质情况、地下设施、土地所有权与地价、施工技术、经济能力、使用效益、对城市的影响等。因此,必须经过深入调查、科学论证和综合规划,合理开发利用。
2)开发利用的层次性和不可逆性
地下空间有浅层、中层和深层之分,具有层次性的特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总是从浅层开始,逐步向深层发展。地下空间的利用一旦实施,土地将不可能回到原来的状态,很难改造和消除,具有不可逆性。它的存在势必影响将来邻近地区的使用,这些特点要求重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整体规划,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地开发利用。
3)冬暖夏凉
地下空间受外界气温、气候等变化的影响小,年平均温度稳定,特别是对于气候炎热和寒冷地区,通过合理的地下空间规划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借助地源空调、地热能开发、地凉能利用等新技术装备,可以达到节能、创造良好舒适环境的双重效果。
图2-2 2007年7月29日,江西萍乡市最高气温达38摄氏度,近千名群众到一个山洞里避暑纳凉。这个天然山洞面积有2000多平方米,山洞的温度在22摄氏度
4)隐蔽性和稳定性
地下空间是岩土圈空间的一部分,具有致密性和构造单元的长期稳定性。日本研究总结指出,地下30米以下处地震加速度约为地表处的40%,因此地下空间受地震破坏作用比地面建筑轻得多,可以作为地震时的避难所。地下空间在防核战争、轰炸方面,在地下秘密军事隧道、军事指挥与通信中心等军事工程安全方面,在油料与战备物资、核废料与易燃易爆化学品、病毒细菌及生化武器等安全存放等方面具有优势。

(地下建筑结构)二章 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L2021
  • 文件大小14.15 MB
  • 时间2021-09-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