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抢福”游戏策划案
一、项目背景
民间游戏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集趣味性、参与性、娱乐性于一体,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并与节日、民间传说、信仰等有着密切联系,在娱乐身心、交流感情、凝聚家族、活跃社交、传承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们至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节日期间是一年中消费最集中、需求最旺盛的时段,而且过节消费不仅具有物质消费的需求,更是文化和精神产品的集中消费期。对于民间五彩缤纷的民间游戏活动加以适当的整理、保护、引导、改进和弘扬,既可以丰富各地民众的精神生活,也可以在山东民俗旅游活动中起到激活旅游资源、调节旅游节奏、丰富旅游内涵,拉动旅游消费,促进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
目前,厦门地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博饼会”游戏活动,这一项目从策划、开发、包装到推广的过程,很具启发性。“博饼”本是流传于厦门地区中秋节期间的一种娱乐游戏,传说与郑成功据守台湾反清复明的一段历史有关,后经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民俗学者的深入发掘与精心策划,成功申请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成为该地区民俗旅游业的一张名片,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山东省从2010年春节推出了“好客山东贺年会”,通过统筹协调,已经形成巨大的消费潜力,但急需创新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和群众参与性的文化产品。
山东是著名的礼仪之邦,其民俗“具有一种典型和楷模性质”,因此完全可以借鉴厦门经验,对流传于省内各地的民间游戏进行深入的挖掘整理,合理创意并开发出我们自己的适应大众的民间竞技性游戏活动项目。这既是对民间文化的一种保护和创新型传承,也能丰富山东民俗旅游的内容,为社会公众的节日消费、度假休闲、亲朋聚会、旅游购物等增添竞争性乐趣,给民众带来欢乐,让商家得到效益,为旅游业和服务业注入活力,为促进消费增添动力。
“福”是中华民族吉祥文化中最为突出的祈愿用字,也是我们这个民族节日活动中最为突出的追求和愿望,新年祝福、春节撞福、元宵闹福、中秋圆福、周岁抓福、生日庆福、新婚志福,祈福、求福、抢福、纳福、享福成为人们世俗生活的美好愿望和主要目标,也是亲朋好友之间美好的祝愿,从古到今更是上升为人们对国家、民族发展与繁荣的重大企盼。古代人们每年春秋两季都要祭祀社神,当祭祀完毕后,人们会欢聚会餐、把祭品作为福物、福食分享。为了讨取吉利,人们抢食供果,谓之
2
“抢福”。抢福习俗在山东许多地区颇为流行,山东省民俗学会以流行于山东各地的抢福民俗、民间娱乐竞技游戏“四角”“五府(五福)”“跳房”“纸牌”等为依托,渗透以起源于山东的“八仙过海”民间传说中“八仙錫(赐)福”故事的文化元素,以及民间过年过节、亲友见面、朋友聚会常用的纳祥祈福吉祥用语等,策划设计了名为“抢福”的民间游戏娱乐活动,作为好客山东贺年会活动中新推出的重要活动内容。
二、策划目标
1、传承创新齐鲁民俗文化。“抢福” 游戏是一种体现中华传统吉祥文化和山东民俗文化元素,适合民众广泛参与的祈福祉、求吉祥的民间游戏娱乐活动,富有民间特色,体现竞争的趣味。与厦门广泛开展的“博饼”有异曲同工之妙。活动的策划既基于深厚、悠久的民众传统,又有较强的趣味性、参与性、竞争性、观赏性和吸引力,能够满足游客、顾客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文化需求。在将“抢福”游戏做成一个旅游文化品牌的同时,文化学家、民俗学家
八仙喜福会旅游项目策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