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启智寒假辅导班课程安排表.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由物质组成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中。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的大小通常以 10 -10m做单位来量度。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水例外);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因而,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 4、原子及其结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组成,有的分子只由一个原子组成,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定数目的电子在绕核运动。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5、纳米科学技术: 1nm=10 -9m 二、质量: 1、质量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 m表示。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的单位:千克( kg),常用单位:吨( t)、克( g)、毫克( mg )。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2、质量的测量天平是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当天平平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3、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天平所能称的最大质量); 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托盘天平的结构:底座、游码、标尺、平衡螺母、横梁、托盘、分度盘、指针。使用步骤: ①放置——天平应水平放置。②调节——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0”刻度处, 然后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移向高端),使横梁平衡。③称量——称量时应把被测物体放天平的左盘,把砝码放右盘(先大后小)。游码能够分辨更小的质量,在标尺上向右移动游码,就等于在右盘中增加一个更小的砝码。三、密度: 1、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2、密度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不同,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这种特性。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的公式: ρ=m/V 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 kg/m 3) m——质量——千克( kg) V——体积——立方米( m 3) 密度的常用单位 g/cm 3, g/cm 3单位大, 1g/cm 3 = ×10 3 kg/m 3。水的密度为 ×10 3 kg/m 3,读作 ×10 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 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 ×10 3千克。 3、密度的应用鉴别物质: ρ=m/V 。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 V=m/ ρ。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 m= ρV。四、测量物质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液体物质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测出。量筒(量杯)的使用方法: ①观察量筒标度的单位。 1L=1dm 3 1mL=1cm 3 ②观察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和分度值(最小刻度)。③读数时,视线与量筒中凹液面的底部相平(或与量筒中凸液面的顶部相平)。 2、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只要测量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通过ρ=m/V 就能够算出物质的密度。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五、密度与社会生活 1、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一般物体都是在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即:热胀冷缩,水在 4℃以下是热缩冷胀),密度变小。 2、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通过测量物质的密度可以鉴别物质。第十二章《运动和力》一、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二、运动的快慢 1、速度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计算公式

启智寒假辅导班课程安排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22x33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