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走兽画创作特点琐谈
摘要:工笔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画种,工笔走兽画在长期的发展中积淀了一套严密的规范体系和鲜明独特的风格,并造就了一大批擅画动物题材的陶瓷美术家。把握好工笔走兽画的创作特点,将生活中的物象进行再创造,才能创作出耐人寻味的工艺美术佳作。
关键词:工笔画意象造型装饰
工笔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历史最为悠久的画种,早在先民制作的岩壁画中和彩陶纹样中初露端倪。工笔走兽画发展至今已留下大量精湛的遗产,这些艺术珍品以其悠久的历史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保留了许多其它艺术形式无可替代的艺术特征和独有的艺术特色。工笔走兽画在长期的发展中积淀了一套严密的规范体系和鲜明独特的风格,具有写意性、意象造型、以意赋色等诸多特点。充分了解工笔走兽画的创作特点,对于我们创作发展工笔画,促进陶瓷装饰领域的多元发展,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一、工笔走兽画的写意性
所谓工笔画,指的是用笔着色的方法,即工整细致,一丝不苟,平洁亮丽,不存瑕疵。工笔画以严谨精致见长,从表面看似乎很难像意笔画那样挥洒自如,任情恣意地倾注作者的情感和想象,但实际上只是表达的手段不同而已,工笔画同样离不开写意传神的要求。
在陶瓷装饰创作中,其思想核心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它实质就在于一个“意”字。装饰中意象造型观既以客观物象为依据,又与客观物象拉开一定距离,它是处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形态。画家也正是凭借这似与不似之间的距离,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想象、寓意、抒情,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理想化的形象。所以在陶瓷装饰创作中都必须遵循“写意”的创作法则,所描绘的形象只要达到“传神写意”的境界便是佳作。工笔走兽画的创作首先也必须遵循这一法则,在一笔一画中透露作者的匠心独运,迁想妙得。
二、工笔走兽画的意象造型
工笔画家可以根据自身艺术形式美感需要,对形象进行概括夸张、变形,以便有利于融入画家个人的情感、意趣,从而加强其艺术表现性。意象造型具有以下特点:
1、夸张概括。意象具有提炼概括,夸张变形的品格,因为它是表现理解了的形象,所以必定会舍弃许多表面的、次要的因素。概括、夸张是对自然物象的强化和延伸,使得艺术形象比一目了然的原形更为突出鲜明。可以说没有概括、夸张就没有意象造型,就不可能达到“似与不似之间”的妙境。当然工笔画中求变,夸张是有一定限度的,必须“夸而有节,饰而不诬”,也就是说夸张必须抓住要点,不能过分超越情理,要点是写意传神,夸张概括。传统工笔走兽画不可能像西方现代绘画那样可以随心所欲的改变客观物象,而总是要和自然、生活保持紧密的联系,以民族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为基点。如果把形体任意扭曲,就与中国画的夸张变形风马牛不相及了。
2、程式化。一般写实的艺术,像西方古典绘画是排斥程式化的,而崇尚写意的中国画为了与自然拉开距离,使形象更具理想化,更具美感,在长期实践中,创作了一套程式化的表现方法。所谓程式化,是指抓住某一类物象的基本特征,结合作者的审美意象追求,运用规范化的艺术语言,加以强化,概括提高,造成形式感较强的艺术形象。这种程式化造型不能同公式化、概念化混为一谈。工笔走兽画的创作都有严格的步骤,起稿、勾勒、赋色都不能颠倒。它既具
工笔走兽画创作特点琐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