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左脑与右脑.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左脑与右脑
  大年初一的午夜,我终于坐在了影院里,戴上3D眼镜,观看了已经被传说得很久的《阿凡达》。实话实说,我对3D电影,一直怀有偏见,因为这个技术含量不高的成像方式,在我看来,多少有点“奇技淫巧”之嫌。在我的3D观影经验中,留下的无非是一些感官刺激而已,这多少与我崇尚的电影艺术有背离之感。不知道詹姆斯?卡梅隆这个技术狂人能在蛰伏十几年后能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影像故事。
  160多分钟之后,当我从电影院走出的时候,我依然感觉没有走出梦境。震撼的不仅仅是故事情节,更是其所展现出的完美影像技术水准。以至于回家后难以抑制的好奇使我在网上狂寻《阿凡达》影像呈现的技术手段直至凌晨。参与《阿凡达》特效制作的公司至少有10家,其中负责核心部分的是“维塔数字”、“工业光魔”、“数字领域”以及卡梅隆自己旗下的“Reality Camera System”公司。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组成一个无敌军团,成就了在技术层面划时代的《阿凡达》。《阿凡达》的实现,其背后是好莱坞特效技术精英们的大演练,他们在操作这样的巨制之后,其技术力量无疑又得到了全面的升级。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中国的电影与好莱坞相比,在技术上落后50年,人性上落后了5千年”。我不同意这种妄自菲薄的悲观论调。与其悲观的发泄对中国电影的不满,还不如好好反思一下我们如何落后50年,如何认识其中的真实差距。本期杂志中,我们用大量的篇幅,以《阿凡达》为出发点,策划了3D电影的专题,并着重普及了相关知识以及对未来电影技术的展望,其中甚至有用DV拍摄3D电影的DIY,以期激发在技术上有探求精神的爱好者的热情。关注数字影像技术的发展,探索与实践数字影像技术已经是新一代影像制作

左脑与右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1-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