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寄宿制中学校园诚信文化构建刍议摘要: 诚信文化建设是我国现时代的重要文化建设命题。目前在寄宿制民族中学校园中, 学生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公正感存在严重的缺失, 如此严重影响了校园诚信文化的建设和品质。文章从异地办寄宿制民族中学( 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 入手, 对该校藏族学生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公正感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 通过研究学生在诚信文化构建中遇到的特殊困难,探索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以此促进民族中学校园诚信文化的构建,更好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民族团结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键词:诚信文化;民族寄宿制中学;中学校园生活诚信是社会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伦理价值需要。当今社会, 随着交换关系的日趋复杂, 市场主体对诚信的需求也日趋强烈。不仅经济活动需要诚信, 而且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一切社会领域都需要诚信。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 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可见全社会都应该努力去构建诚信的道德氛围和道德文化。就个体发展而言, 民族中学校园肩负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任。为此, 文章试图从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学生的诚信文化构建讨论如何去构建民族中学校园的诚信文化。一抓基础, 搞好物质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 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条件, 使他们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 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 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 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 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 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 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目前, 一方面我们将校园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和配备, 着力解决好寄宿生的食宿用房, 开辟寄宿生活动场所, 配置食宿设施, 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 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 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布置我们的校园、教室和寝室, 使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还有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要注重校园环境的打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让人心情愉快, 精神轻松, 做事的积极性高。学校要想方设法做好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 时时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 对校内道路、活动场所及绿化区进行统一规划, 力求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 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 让校园的一景一物, 甚至每个角落都说话。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花园、温暖的家园和幸福的乐园。二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培养师生自身素质办好一所学校, 首先必须定位准确并有明确的办学目标, 学校的校名、校训、校歌、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等都要围绕她的文化内核来进行。一所具有文化内涵的学校,其学校文化的内核从无到有, 由庞杂到精致, 再大到无形, 充盈于校园的每个角落。学校的精神文化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无形的精神力量,是衡量学校教
民族寄宿制中学校园诚信文化构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