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手足口病诊断.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手足口病诊断
概述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群16,EV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主要临床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斑丘疹、疱疹 重症病例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传染源为现症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主要通过人群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消化道:粪-口传播。
呼吸道: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密切接触(主要途径):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
医院感染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显性:隐性=1:100
患者多为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
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
不同病原型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人群可反复感染
台湾资料:EV71家庭接触传染率为52% (176/339家庭接触)。其中传染率分别为,同胞84% (70/83);堂表血亲83%(19/23);父母 41% (72/175);祖父母 28%(10/36);叔叔阿姨等26%(5/19)。
病原学
20多种肠道病毒可致
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等型,B组的2、3、4等型。
埃可病毒4、6、9、11等型。
肠道病毒71型( 分为A、B、C 3 个基因型,其中B型和C型,又进一步分为B1、B2、B3、B4以及C1和C2亚型)等。
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
病原学(理化性质)
560C以上高温会失去活性
对乙醚有抵抗力,20%乙醚,4℃作用18h,仍然保留感染性
耐酸:
75%酒精,5%来苏对肠道病毒没有作用
对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
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
甲醛、氯化物、酚等化学物质可抑制活性
手足口病
2008年3月安徽阜阳爆发手足口病,同期国内多个省份亦
有爆发。
2008年4月30日印发《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
(2008年版)。
2008年5月2日起,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
在初步总结当年病例基础上,2008年11月19日印发《手足
口病诊疗指南(2008年版)》。对于国内手足口病的诊疗
起到了较为规范的诊治指导。
2010年4月21日卫生部发布《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
版)》。
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比例 (实验室EMAIL统计)
严重病例:
EV71 占 %
死亡病例:
EV71 占 %
手足口病--仍有临床医师对其缺乏必要的认识!
重症病例及死亡病例增多的原因
EV71在某些地区手足口病爆发流行中为主要流行株。
较其它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病情重,病死率高。
临床表现有相对特殊性和不典型性,医师缺乏认识。
对其发生机制不清,影响了救治。
EV71感染带来的问题
较其它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病情重,病死率高。
临床表现有相对特殊性和不典型性。
对重症病例的发生机制不清。
颠覆了既望对于手足口病的认识。
临床医师缺乏新的认识,影响了救治。
基层医院缺乏必要的救治能力。

手足口病诊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3.95 MB
  • 时间2021-09-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