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王献之书法大全.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王献之书法大全
东晋王、谢、鄱、庾四大家族中,最显赫的要算王氏家族了,而书法成就最卓著的也当之无愧的属于王氏一族。王氏 家族书法家最多。在这个书法世家里,有父子争胜,兄弟竞较,还有夫妻比试,姻亲相学等,互相传袭,这不仅是书法史 上显得极为耀眼,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出现了书圣王羲之和他的笫七个儿子王献之,父子二人被世人 并称为“二王”。王氏的骄傲在此,东晋书法的骄傲也在这里。
王献之,字子敬,小字官奴,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他的书法,兼精楷、行、草、隶各体。献之幼学于父, 从小就显露出超人才华,才气勃发,咄咄逼人,献之不为其父所囿,别创新法,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天妒其才, 四十二岁就过早病卒。
王献之的小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右图)为代表,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雍容。
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鸭头丸帖》是王献之行草书作品。二行,文曰:“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 与君相见。”共十五字,系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真迹现存于上海博物馆。全帖用墨枯润有致。姜夔《续书谱•用墨》说: “凡作楷,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以润取妍,以燥取险。”《鸭头丸帖》两层意思,蘸墨两次,一次一 句,墨色都由润而枯,山浓而淡,墨色分明。从而展现出全帖的节奏起伏和气韵自然变化。“稿行之草”的行草是王献之 独创的书体,《鸭头丸帖》又是他行草的代表作。
王献之创“稿行之草”为其一大贡献,创草书“一笔书”为其乂一大贡献,他将张芝的章草和其父王羲之的今草 乂向前推进一层。草书名作《中秋帖》就是其“一笔书”的代表作,笔势连续不断,宛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表现出一 种雄姿英发的爽爽之气,世人评价甚高,被列为清内府“三希”之二。
羲献父子,在书法上各有千秋,羲以真行为显,献则以行草为能。唐代曾有过扬羲抑献的时期,其实评品书法不 能以一种书体来断定孰劣孰优。王献之能在其父的笼罩之下独树一帜,仅从这一点就可以说明王献之的超迈才气。
王献之兄王徽之,字子猷,官至黄门侍郎,性卓荣不羁,不修边幅,善真、草书,《宣和书谱》评价其“律以家法, 在羲献间”,传世作品有《新月帖》等。
南朝宋,齐,梁,陈之间,人多崇尚王献之的字。王氏后代大书法家王僧虔(425-485).王志父子尤为显著。辽 宇博物馆藏有父子俩的墓本,分别是《万岁通天帖》中的第八帖《王琰帖》和第十帖《一日无申帖》。
洛神赋十三行
王献之小楷书曹植的《洛神赋》,自宋代以来,仅残存中间十三行,所以一般人都简称为《十三行》,真迹已不 复存在。
《洛神赋十三行》墨迹在宋元时流传有两本:一为晋麻笺,在元代初期归书家赵孟頫所得,定为王献之真迹。一 为唐硬黃纸,后有柳公权等人题跋,赵孟頫定为唐人慕本,后人疑即柳公权所临。这两本在宋代都曾刻石,明清两代辗转 翻刻,但基本上还是出于这两个底本。现传无柳跋本的石刻,都推“碧玉版本”为最精。这是明万历时杭州西湖葛岭地下 发现的一方石刻,石色深暗,被人美称为碧玉,“碧玉版本”初拓本,存字大都完好,其它石花处亦自然清晰。因其地为贾 似道半闲堂旧址,所以后人认为是贾氏所刻,后归归陆梦鹤、翁嵩年。清康熙间入内府,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此石流入 民间。1982年山北京市文物商店收购,后转藏首都博物馆。世传还有与此相同的一本,号称“白玉版本”,笔划比“碧玉 版本”略枯瘦,石花剥落处有刀刻的痕迹,可知是一种翻刻本。
王献之所书《洛神赋》(十三行)体势秀逸,虚和简静、灵秀流美,与文章内涵极为和谐,这件佳作被后人誉为“小 楷之极则”,清杨宾《铁函斋书跋》认为“字之秀劲园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从此帖可以看出,王献之的楷书笔法不 再带有隶意,字形也III横势变为纵势,已是完全成熟的楷书之作。字中的撇捺等笔画往往伸展得很长,但并不轻浮软弱, 笔力运送到笔画末端,遒劲有力,神采飞扬。字体匀称和谐,各部分的组合中,乂有细微而生动的变化,字的大小不同, 字距、行距变化自然。王献之的楷书与王羲之相比有所不同:羲之的字含蓄,运用“内撇”笔法;而献之的字神采比较外 露,较多地运用”外拓“笔法。他们都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董迨《广川书跋》说:子敬《洛神赋》,字法端劲, 是书家所难。偏旁自见,不相映带;分有主客,趣向严整。与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相比,一反遒紧缜之态,神 化为劲直疏秀。
洛神赋十三行北京市文物商店藏拓本
洛神赋十三行无锡博物馆藏拓本
【释文】晋中(书令)王献之书。 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瀨之玄芝。余(情)
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 羌习礼而明诗。抗琼麴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拳拳

王献之书法大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kunpengchaoyue
  • 文件大小5.04 MB
  • 时间2021-09-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