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去汶川博物馆心得体会.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去汶川博物馆心得体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汶川地震博物馆,地震文化新词汇,是为纪念“汶川5·12大地震”而兴建的大型博物馆,温家宝总理2021年5月22日,在汶川地震博物馆设计图灾区说:“(北川)这座老县城可以作为地震遗址保留,变成地震博物馆。”因此,汶川地震博物馆,从狭义角度讲,起源于北川地震博物馆的建设构想;从广义角度讲,汶川地震形成了300公里的龙门山断裂带,树立地震纪念碑、兴建文物馆藏、纪念设施,都是地震博物遗产保存的形式。该馆重点在一头一尾(即汶川和北川),地震纪念设施布局整体,规划和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30个展厅再现抗震场景
汶川地震博物馆是建川博物馆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展馆总面积6000平方米,由北京奥运会鸟巢中方设计师李兴纲担纲设计。
“建地震博物馆,是为了留下沉痛的灾难记忆和灾难中闪光的民族精神。”建川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汶川地震博物馆耗资3000万元;在设计中,对征集来的地震实物以日记的形式,真实地记录地震发生当天至6月12日一个月中,灾区每天发生的事情。30多个展厅,分为震撼512~612日记、地震美术作品馆、地震科普馆等,包括实物、照片和文字等,再现了抗震救灾过程中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共征集地震实物5万多件
震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武警部队第一艘冲到灾区映秀镇的冲锋舟。地震馆还有空降部队救灾时使用的降落伞,抗震救灾部队、医疗队所用过的救灾工具、荣誉锦旗等大批捐赠物品。而为抢救受灾群众而失事的邱光华直升机组坠毁的飞机残骸,也静静地躺在展厅一隅,让人回想起那悲壮的一幕。
博物馆最多的,就是大量现场照片的展示。此外,陈列的地震实物有:惨不忍睹的地震废墟、生活用品、永远停留在地震发生时刻的座钟、被滚石砸瘪的运钞车,以及从废墟挖掘出的学生日记、书包、鞋等各类工作学者在展厅还看到了“可乐男孩”薛枭喝过的空可乐罐,上面还有他的亲笔签名。在博物馆征集的数万件地震实物中,温家宝总理指挥救灾时用过的扩音话筒以及他在直升机上使用过的军用地图等格外引人注目。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反抗遗忘的历史。地震博物馆的使命在于记忆,但决不能只用它来记忆地壳的物理变动,而是要记忆地球人类的精神。因为这样的博物馆才能提升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在汶川地震博物馆里,主要应体现出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勇气:地壳内部释放的能量摧毁了一切,但人们内心释放出来的勇气支撑着人们的精神。汶川地震让中华民族在大灾大难面前展示出来的勇气,足以惊天地,泣鬼神;让千古同哭,万世同悲;足以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无坚不摧的坚强大家庭,没有艰难困阻能击垮。记住《世界末日》中那句最激动人心的话:“我们人类经历了历史的混沌、错误和过失,经历了所有的苦难,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只有一种东西能纯洁我们的灵魂,激励人们超越自己,那就是勇气。”
敬畏。地震,证明了人类的渺小。人类应该在自然界面前保持一种“敬畏”,比盲目地相信“人定胜天”要好得多、理智得多、科学得多。有些灾难,即使人类保持敬畏也无济于事,但有更多的灾难却会因为人类的敬畏而化险为夷。
大爱:即使灾难摧

去汶川博物馆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露露二天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