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湖南省2010年非师范教育类毕业申请认定
高中(中专)及以下教师资格考试试卷
教育心理学(小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的选择题栏内。
1. 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出版于1903年,其作者是( )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廖世承
2. 某人在读一首短诗,10遍刚好就能成诵。但他在能背诵之后再读5遍,这种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被称为( )
A、分散复习 B、集中复习
C、过度学习 D、组块化编码
3. 某小学生喜欢结构化的学习任务,偏爱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难以从复杂图形中找出镶嵌于其中的简单图形。根据威特金的理论,该生的认知方式属于( )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冲动型 D、深思型
4.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学生动机结构中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从发展的观点来看,附属内驱力表现最为突出的时期是( )
A、儿童早期 B、儿童后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
5. 某小学生不喜欢体育锻炼,但喜欢看动画片。家长规定,只有在进行半小时的锻炼之后才允许看动画片,这样,该生锻炼时间相应增加。这种用高频活动强化低频活动的做法,在行为塑造中称为( )
A、餍足 B、消退
C、分化 D、普雷马克原理
6. 学会写“石”字后,有助于学习写“磊”字。这种把具体、特殊的经验应用到有限情境中的迁移,称为(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特殊迁移
7. 学生在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技能学习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后常出现进步暂时停止的现象。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 )
A、高原现象 B、功能固着
C、高峰体验 D、定势
8. 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依据的学习理论是( )
A、联结学习论 B、认知学习论
C、建构学习论 D、信息加工学习论
9. 流程图可用来表现步骤、事件和阶段的顺序,如系统结构图、网络关系图。在学习策略的分类体系中,它属于( )
A、精细加工策略 B、调节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组织策略
10. 学习质量与重量、热与体积、遗传与等概念之间的关系。这种学习属于( )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并列结合学
11. 立榜样、树标兵和杀一儆百,杀鸡儆猴的做法,让学习者因榜样受到强化而间接受到强化。这种强化就是( )
A、替代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外部强化
12. 着眼于社会要求,开始从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凡是社会大众认可的就是对的,反之则是错的。这种道德判断水平属于( )
A、前
C、后
13.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教师的什么方面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
A、知识 B、智力
C、认知方式 D、期望
14. 研究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
A、时快时慢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验证假设
15. 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操作过程,即形成问题表征的过程。这一过程被称为(
小学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