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doc《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一、 学习目标
1、 积累文言常用词。
2、 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以及用语言行动揭示人物性格的表现手法。
3、 理解廉颇、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培养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 自主学习
1、 常识填空: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主要作品是《史记》。《史记》是我载 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年的历史。分
。《史记》又有极大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 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鲁迅称之为 o
2、 时代背景
战国后期,七雄纷争,秦国最强,楚国,赵国比秦弱而强于他国。当时秦主要力量用于 对付楚国,所以对赵国虽不时欺压蚕食,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进攻赵国。蔺相如这位杰出的 政治家、外交家利用了这种有利形势,机智勇敢地实行外交斗争,不畏强秦而胜利地维护了 赵国的尊严和主权。
3、 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缪贤舍人()西河淹池()秦王不怪()避匿() 汤« () 肉袒 () 诈佯() 皆靡()甚倨()衣褐()()睨柱()
4、 通假字
可与不。
拜送书于庭。
如有司案图。
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5、 理清课文脉络:本文写了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 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
1—2 节:
3—13 节:
14—16 节:
17—21 节:
三、 合作探究
1、归纳人物形象
廉颇: 蔺
相如: 2、归纳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技法
⑴
(2)
⑶
⑷
(5)衬托(6)前后照应
四、一词多义
1、 以
以勇气闻于诸侯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 因
相如因持璧却立
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因跪请秦王
3、 于
以勇气闻于诸侯
君幸于赵王
故燕王欲结于君
归璧于赵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4、 乃
今君乃亡赵走燕
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5、 幸
而君幸于赵王
则幸得脱矣
大王亦幸赦臣
6、 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秦贪,负其强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7、引
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相如引车避匿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答案
二1、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主要作品是 《史记》。《史记》是我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 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三千年的历史。分10表、8书、12本纪、30世家,70列传,共 130篇,52万字。《史记》又有极大的文学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 形象鲜明。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①可与不。
"不”通"否”,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