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巡司河河道景观设计浅析.doc武汉市巡司河河道景观设计浅析
1现状概况
武汉市位于长江中游与汉江交汇处,是湖北省的省会、 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是华中地区和长江中下游的经 济、贸易、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和信息中心,全国重要 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本次巡司河综合整治范围为: 明渠北起工学院桥,南至野芷湖南路,全长1960m
巡司河两岸沿线植被部分地段生长较为良好,其中巡司 河西侧湖北工业大学以内,现状水杉、风杨、香樟、喜树等 乔木胸径部分达到20〜30cm,经过数10年的生长形成茂密 的绿化环境,野鸟低飞、树影婆娑,形成风景良好的滨水绿 廊,少部分平缓路段设置了一定休憩设施和游步道,但由于 缺乏管理维护,现状破损较为严重
2总体设计
依据规划,巡司河排水明渠规划断面71〜80m宽的控制 红线,能很好地提升巡司河的排涝功能,但对现状渠道两侧 的植被环境破坏较大
通过分析,现状植被较好的地段,尤其是湖北工业大学 内部的水杉林和香樟等高大乔木,按照规划断面实施后大部
分将被外迁或者砍伐,对此处数10年形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极大,因此设计拟采用推荐方案的断面形式,在满足排水功 能的前提下,最大化保留现状树木
由于渠道工程的实施,导致部分乔木难以原地保留,将 被外迁或者砍伐。其中数量较多且规格较大的水杉、池杉均 为深根系的裸子植物,移栽成本大,且成活率极低,根据相 关移栽经验,建议下一步实施以砍伐方案为主。其他香樟、 枫杨、喜树等移栽成活率较高的大乔木,均以移栽为主,采 用科学合理的大树移栽方案,在合适的移栽季节,对大树进 行断根、修剪,大树移栽时,应尽量加大土球,一般按树木 胸径的8〜10倍挖掘土球进行包装,以尽量多保留根系,并 做好栽后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外迁的乔木建议就 近栽植
2. 2设计目标
在满足规划宏观调控的前提下,通过建设整治巡司河渠 道景观,以达到以下目标:(1)构建完善的城市排水设施系 统;(2)构建完善的滨水休闲空间;(3)提高沿河两侧环境 景观质量;(4)提升城市土地价值、凸显高校人文底蕴
. 1生态性原则。巡司河及其两岸沿线的绿化带承担 着重要的地区生态廊道功能,因此,在明渠整治过程中,应 尽量减少硬质驳岸和硬质地面,宜采用生态护坡和驳岸,采
用透水性铺装材质,并运用大量乡土树种营造丰富的地带性 植物群落。对现状长势良好的香樟、水杉、枫杨等高达乔木, 在满足渠道功能的前提下最大化保留现状长势良好的乔木
。协调性原则体现在3个方面,一 方面是巡司河的景观功能与其排涝安全和活动安全功能相 协调,满足安全性景观渠道要求;另一方面是指巡司河景观 与周边地区城市形象的和谐性,考虑到周边主要为湖北工业 大学校区,宜打造为集人文和休闲于一体的景观休闲区;最 后,本工程的配套设施建设应与巡司河及其野芷湖连通渠等 周边水系沿线景观带整体风格相协调,通过造型、颜色、布 局等方面的控制实现与周边景观的协调
。亲近大自然、亲近水体是人类的 本能和向往,应充分考虑游人的亲水性需求,设置各种亲水 平台和木栈道,为游人提供一个畅达、舒适的亲水空间
将硬质渠道挡土墙这一人工构筑物与植物绿化、水体等 自然景观要素相融合,以覆盖绿化植物遮挡构筑物,既
武汉市巡司河河道景观设计浅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