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似海
2005年1月20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第三届、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呈奎教授,因病医治无效,在青岛逝世,享年96岁。
曾老是我国海洋化学的奠基人,被誉为“海带之父”,他从事海洋生物研究七十年来成就卓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曾老不仅以丰硕的科研成果造福人民,更以慈爱之心关注弱势群体。他生活俭朴,粗衣淡食,却常年坚持从有限的工资、奖金、稿费中捐出一部分,用于科研科普、扶贫帮困。他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为“希望工程”送去希望;为贫困大学生送去曙光;为社区文化送去科技食粮……据不完全统计,到他去世为止,他的各种捐赠累计已达30万元。2004年12月,在全国公益慈善“爱心捐助奖”颁奖大会上,曾呈奎受到表彰,是山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人。回良玉副总理在讲话中对于曾老的事迹给予了高度评价。
爱的足迹
曾呈奎家的书桌上,摆放着一台老式录放机,“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幸福之花处处开遍……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96岁的曾老对这首《爱的奉献》常听常新,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无论是社会团体发起的募捐活动,还是市政府每年组织对贫困地区的对口扶贫捐款捐物活动,他总是挂在心里,并安排他的夫人早早预备好:一是捐出1000元现金,请受助地区的政府为当地特困家庭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二是拿出2000块钱让夫人到商场买一些孩子、老人夏天、冬天穿的衣服,捐赠给贫困地区、灾区。特别是2004年秋天,曾呈奎因病住院,在病床上他听说全市正在组织募捐活动支援云南灾区,忙嘱咐夫人,“快把钱和衣服准备好,抓紧送到慈善总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周围的人,温暖着最需要帮助的人。
这样一位在科学领域具有造诣颇深的科学家,在为海洋科研事业操劳之余,不顾年事渐高,疾病缠身,时刻牵挂着慈善事业,念念不忘扶贫。他常说:“古人说得好,勿以善小而不为。我虽然不是富翁,但只要平时节俭一点,为社会上最需要帮助的人奉献爱心,尽自己微薄之力,我就感觉到由衷的快乐。”2001年青岛市慈善总会建立之初,他捐款1000元;2002年青岛市慈善总会成立一周年之际,他与青岛市慈善总会达成捐赠协议,要在有生之年每年向青岛市慈善总会捐款一两万元用于助学、助困。现已连续三年捐赠4万元。
2001年,青岛市慈善总会发起“救助贫困大学生”活动,曾呈奎院士主动承担起青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张鑫、张勇两人的生活费,一直资助到他们毕业。2004年7月,青岛市慈善总会收到张鑫和张勇寄来的一封感谢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曾呈奎的无尽深情。
捐赠书籍
作为科学家,曾呈奎深知知识的重要性。2004年“三八”节前夕,青岛市组织捐书活动,曾呈奎和夫人商讨后,购买了300多册妇女再就业培训方面的书籍和100多册生活常识方面的图书,一并捐赠出去。捐书的效果既如组织者所愿,又如曾呈奎所想。2004年9月份,青岛市慈善总会收到一位中年妇女打来电话,她说自己是下岗职工,带着个上学的孩子,生活十分困难。慈善总会得知这个情况后,送来救济款和一本再就业培训书,这个下岗职工就是从这本再就业培训的书里找到了饭碗。她学会了炸油条这门手艺,并在社
情深似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