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青苗法”的敛财性.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青苗法”的敛财性.doc作者简介:赵积优,硕士,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甘肃•兰州。邮政编码:730070 文章编号:1672 -6758( 2012) 05 -0135 -2
浅析“青苗法”的敛财性
赵积优
摘要:“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北宋严重的财政危机的背景 下提出来的。“青苗法”刚一提出就引起朝廷的颇多争议,且后世对“青苗法”的看法也褒 贬不一、众说纷纭。试从“青苗法”提出的背景、具体措施以及实施的结果三方面对“青苗 法”的敛财性特质进行分析,以期从全新的视角看待王安石变法。
关键词:王安石变法;青苗法;敛财
中图分类号:K244. 05文献标识码:A
“青苗法”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古至今对“青苗法”的评价褒贬不一。 新中国成立后,学界大致有两种看法,以邓广铭和漆侠先生为代表,从抑兼并出发,全面肯 定青苗法,⑴如邓广铭先生认为青苗法可以达到“使农户都可以及时地从事耕种和收敛,而 不再忍受兼并之家的高利盘剥”的效果,⑵并且批评保守派对变法的攻击是“尽可能维护豪 强兼并之家所拥有的出放高利贷的权利”。⑺以王曾瑜和顾全芳先生为代表的另一部分学者 以聚敛为由,则对青苗法持否定态度。⑶顾全芳先生就批评青苗法“春贷秋还或冬贷春还, 循环往复,年复一年,农民增加了负担”。⑷叶世昌在其《中国经济思想简史》中也认为这 样的政策不仅是“富其国者资天下”的理财方针的体现,而且是一种巧取豪夺的方针的体现。 ⑸笔者亦认为,王安石从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出发,打着变革的旗号,聚敛财富才是本质。
-从“青苗法”的指导思想看敛财性
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明确提出解决财政危机的策略,他认为当时社会问题 的症结是任官无道,国家财政困难是因为“政以理财未得其道”,因此主张“因天下之力, 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不足为天下之公患也。患在 治财无其道耳”。治财无道的原因是“官吏不得人,患在不知法度”。所以“方今之急,在于 人才而已。如果选贤任能,任其才,变更天下之弊法”则可成“治世”。⑹但是,结合当时 的历史背景不难看出,造成北宋财政危机的原因是“用度太奢,赏赐不节,宗室繁多,官职 冗滥,军旅不精”」7〕由此,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王安石想以扩大财源,再加之以能人理 财的办法来解决财政困难是治标不治本的下下之策。正确而稳妥的改革方案应该是发展生 产,对百姓实行轻徭薄赋,汰除冗官、冗兵,减少冗费,整顿吏治,改革军制,节用皇室等。 支出减少了,自然收入不会不足用。可是王安石并没有从上述实际出发去革除时弊,而是力 图从扩大财政收入的来源去解决费用不足用的问题。“青苗法”正是践行了王安石的这一主 张,使得贫民百姓由“举息之于豪民”转为“举息之于官”。⑻将豪民的高利贷收入,归之 于政府。这样的做法对于广大百姓而言没有任何益处,依旧要照交高额的利息,更为重要的 是这时的这个“债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相比以前,其剥削力度可想而知。因此, 从王安石的宏观指导思想上看,就已经为“青苗法”打上了敛财的色彩。
二从青苗法的措施来看敛财性
从“青苗法”的具体措施来看,其敛财特征亦十分明显。其一,青苗法在贷钱时规定: “五户以上为一保,约钱数多少,量人户物力……客户愿请者,即与主户合保,量所保主户 物力多少支借。”⑻贷放对象以农户为主,兼及工

浅析“青苗法”的敛财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雄
  • 文件大小92 KB
  • 时间2021-09-1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