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杆菌
破伤风杆菌——破伤风(Tetanus,lockjaw)
学习要求
、致病条件与入侵途径,发病机理。
,防治原则(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染色
为革兰阳性细长杆菌
培养24~72h形成芽胞——芽胞呈球形,大于菌体宽度,位于菌体顶端,形似鼓槌状
图片由微生物学与西基公共实验室提供
培养特性
专性厌氧菌anaerobic
营养要求不高 葡萄糖培养基
疱肉培养基(不饱和脂肪酸吸收氧,氨基酸还原作用,氧化还原电势低)均匀混浊生长,肉渣部分消化呈微黑色
传染方式Transmission
伤口wound site(缺血或坏死组织多者)
Skin-popping(a technique used by drug addicts to inject drugs into the skin)
致病机制pathogenicity
外毒素
局部伤口
末梢神经轴索
脊髓前角和延髓脑干组织
封闭抑制性突触
阻止了上、下神经元之间的正常抑制性冲动的传递
伸、屈肌同时强烈收缩
突触前
神经元
突触后神经元
破伤风外毒素
电冲动信号
兴奋性介质
抑制性介质
破伤风杆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