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二.doc《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全文内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 山的精神。
通过阅读补充材料,深刻理解愚公移山的内涵。
认识“霄”“叟”“要”等6个生字,会写“移、霄、筐”等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愚公与妻子、智叟的对话。
理解愚公移山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导语:有人说,生活的道路只有两种,一种是大路,一种是小路,但是不论哪种路 都不是一路平坦的,都会有荆棘、有坎坷,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愚公移山》,看看古人是怎样对待困难的。板书课题。
2、 解释课题:“愚”什么意思? “公”呢? “愚公”又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 一定有许多问题想问吧?就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吧。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还有什么疑问。
检查生的识字成果:移山、云霄、渤海、算筐、锄头、低洼、寡妇、痴心妄想、夸娥氏
2、 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汇报课文内容,用下面的句式把课文内容概括完整:
因为( )所以愚公决定( )结果( )。
要想搬走两座大山可不是就说说那么简单的,究竟有什么困难,经历了怎样的波折呢? 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三、 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1、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完成自学提纲。
(1) 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呢?
(2) 对于他的决定,其他人的看法是什么?愚公又是怎么说的?
(3) 愚公移山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4) 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自学提纲:
人:愚公
事:移山
谁主张移山
移什么山一
谁支持移山
移山原因
谁反对移山
移山目标_
移山困难_
移山结果一
子孙
妻子
智者
好啊,好啊,我们一 块儿把这两座大山搬 到别处去。
算了吧,老头子,就 这一家子人,哪能搬 得动两座大山呢?再
愚公啊,你还是歇歇 吧!山那么高,像你 这样风烛残年的人,
说,即使搬吧,那么 多石头、土块又往哪 里放呢?
难能搬得了两座大山 呢?
愚公
太行、王屋这两座大 山挡住了我们进出的 路,太不方便了。我 想把它们搬到别处 去。
这个不难,我们可以
把土石倒进渤海。
是的,我是老了,在 世上的时间不会太多 了。但我死了,有我 的儿子,儿子死了, 还有孙子;孙子又会 生儿子,儿子还会有 儿子,子子孙孙干下 去,不怕大山平不了!
2、 学生汇报。
3、 愚公移的是什么山?(太行、王屋二山)
4、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自然段)
师:是啊,王屋、太行两座大山,方圆七万里,高七八千丈,给愚公他们带来了很多困 难。
5、 同学们想想可能带来哪些困难?
师:面对着艰难的生活,面对着给他们带来困难的两座大山,凭借一身肝胆,愚公做出 了一个怎样的决定?(板书:决定移山)
6、 结果怎样呢?
7、 在整个移山的过程中,人物的观点和看法都不尽相同,他们都是什么看法呢?
8、 你赞同谁的观点呢?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辩论一下,表达一下你的看法。学生汇报。
9、 那人物的看法是什么呢,到文中找一找。(对话)他们都是怎么说的?
妻子是反对态度吗?(商量、建议)
你觉得他是怎样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