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健康体检报告
血常规与尿常规
油田职工的体检多在总医院与二院进行。二院的血常规检查指标22项,尿常规检查指标8项。
体检报告必知
1、正确看待体检的参考值指标
西医诊断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就是看化验标准,将化验结果与参考指标(参考指标,=正常值=正常范围),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在参考范围内,高于参考范围上限,低于参考范围下限。高于上限则标记H或↑,低于下限则标记L或↓、↑或↓,一般说明指标不正常。
参考指标的确定:是根据一群正常人的数据统计出来的一个范围,涵盖95%的人群。也就是说,还有5%的正常人的指标不在此范围内。所以不能将不在此范围内的指标一概视为不正常或有病。
灰色指标带:是指参考值上、下限附近的范围。判断其是否正常要跟踪检查。
2、检查性质分类
按检查的性质分为组织器官的结构性检查、生化反应检查(功能性检查)。
结构性检查,如X光、CT、磁共振、B超等影像学检查。
功能性检查,如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
生化反应检查,如血糖、肌酐
功能性检查与生化反应检查多是通过血液检查与尿液检查进行。
“未见异常”的含义
在影像检查报告中,医生常给出结论:未见异常。这个结论只提示在这种检查中未发现能显示的病变,这个准确度是相对的,受仪器自身限制或疾病的发展阶段与敏感度影响。
二、血常规指标解读
1、补充知识——
(1)血液构成
血浆(无形成分)——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激素、酶等
血液
血细胞(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红细胞的功能——运输氧气与二氧化碳,实现气体交换。
白细胞的功能——属于免疫细胞,对付细菌、病毒、微生物等
血小板的功能——凝血、止血
白细胞的分类——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
有粒白细胞包括中性白细胞、嗜酸白细胞、嗜碱白细胞。
无粒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作战细胞: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
当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一般不再返回血液循环。巨噬细胞在组织中虽有增殖潜能,但很少分裂,主要通过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补充。
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反应,杀伤和消灭细菌、病毒、癌细胞等。
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与氧气亲和力强,可与氧气结合,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供组织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同时,还能将组织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运送出体外。概括一句话,血红蛋白是运输体内气体的载体。
(2)疾病状态下,血液成分异常
一旦生病,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就会出现异常。通过检查血液成分,就知道是否患有疾病,可能是哪类疾病。如高血脂症是血中胆固醇或中性脂肪等脂质含量增加;糖尿病是血糖浓度升高;高尿酸血症
是血中尿酸升高;肾病是尿素氮或肌酐等代谢产物升高;贫血是红细胞内的稳中有血红蛋白降低;白血病是血中白细胞数量异常,多数情况下白细胞数量异常升高;肝病是酶类指标升高,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升高;
(3)血液检查与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血液检查的一个常用检查项目
血液检查分很多项目,除血常规检查(检查细胞数量)外,还包括:
生化反应:检测血中蛋白质、糖、脂等成分含量;
肝功能检查:检查转氨酶、胆红素
乙肝五项(二对半):
免疫血清检查:检查抗体(对抗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或自身抗体(自身成分发生反应)
血流变检查:血液流动性、聚焦性、变形性等
2、血常规检查是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检查之一,是人体检查的基本项目。
3、血常规检查是一项最基础的检查,几分钟就可以出来结果。
4、血常规检查的内容就是对血液细胞的计数、构成比例及分类情况进行统计的一项检查。即围绕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其构成成分与比例的检查。
5、指标值与含义
(1)白细胞计数:正常值:(4~10)×109/L(109=亿)
病理异常:
↑:细菌感染、手术、白血病、恶性肿瘤等
↓:病毒感染、化疗、再障、脾功能亢进等
(2)红细胞计数:
男:(~)×1012/L (1012=千亿)
正常值
女:(~)×1012/L
病理异常:
↑: 脱水、烧伤等
↓:贫血、白血病、失血等
(3)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氨基酸+卟啉+铁
血红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约占红细胞重量的33%。它具有结合与运输O2和CO2的功能。
血红蛋白=珠蛋白+血红素
血红蛋白的核心成分为血红素,血红素是红色的,是血液红色的来源。
男:120~160g/L
正常值
女:110~150g/L
病理异常:
↓:贫血。贫血分多种类型,进一步确定是哪类型贫血,还是看指标:平均红细胞体积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4)平均红细胞体积
↑:表示红细胞过大,为大细胞性贫血。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血常规与尿常规解读(上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