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发展的特点? 城市建设的特点? 重要城市建设布局—曹魏邺城? 重要城市建设布局—六朝都城建康城? 重要城市建设布局—北魏洛阳城? 重要城市建设布局—隋唐长安城? 重要城市建设布局—隋唐洛阳城? 隋唐时期的地方城市城市发展主要特点城市发展主要特点特点 1: 发展和分布的中心南移——发展呈“南升北降”的态势, 分布中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原因:北方长期分裂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人口南迁南、北方农民技术交流,南方经济长足发展,如三吴(吴郡、吴兴、会稽)、扬州、荆州等; 推动南方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如长江下、中、上游的建康、江陵和成都;南方的京口(今镇江)、广陵(今扬州)、寿春、襄阳和番禺等。城市发展主要特点城市发展主要特点?特点 2: 沿大运河、沿长江城市发展轴线初见端倪; ?沿大运河发展轴线: 隋文帝修起西起长安、东至潼关,衔接黄河的广通渠;隋炀帝继开了南迄杭州,西北至洛阳、长安,北至涿郡的“卧人”字型大运河; ?四大都市: 楚州(淮安)、扬州、苏州、杭州; ?沿长江发展轴线:天然大水道东西向一条城市发展轴线初具雏形。 2/22/2017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 4城市发展主要特点?特点 3:东南沿海港市兴起?兴起的港市:长江以南的交州、广州,广东的潮州,福建的泉州、福州,浙江的温州、明州(宁波);长江以北有: 扬州、山东半岛南部的密州,北部的登州(蓬莱)与莱州(掖县),渤海湾北部的平州(河北卢龙),以及辽东半岛南端的都里镇(今旅顺附近)。?四大港市——交、广、扬、泉 2/22/2017 2/22/2017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 5 5城市发展主要特点?特点 4: 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有了调整,其规模差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有了调整,其规模差距拉大,中间府、州级城市数量显著增多; 距拉大,中间府、州级城市数量显著增多; 封建经济的发展和行政区划建制的调整导致的; 封建经济的发展和行政区划建制的调整导致的; 在城市规模上,大小差距加大,向上、向下两极都有在城市规模上,大小差距加大,向上、向下两极都有了扩展延伸,上级开始出现三个百万人口以上的了扩展延伸,上级开始出现三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的城特大的城市市, ,下级在县城以下下级在县城以下小城镇小城镇开始出现;在中级等级上,府、开始出现;在中级等级上,府、州一级即地区中心一级城市数量增多州一级即地区中心一级城市数量增多; ; 百万人口特大城市: 百万人口特大城市: 建康、长安、洛阳建康、长安、洛阳。。 2/22/2017 2/22/2017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 6 6城市发展主要特点?特点 5:出现了我国最早的“镇”; ?这里的“镇”指“建制镇”;主要是军事防务和行政管理。?我国最早的镇是在北魏太武帝时期。?中唐与东汉时期县级城市发展分布变化 2/22/2017 2/22/2017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 9 9 城市建设的特点?中轴线有局部发展到全城,形成纵贯全城严谨对称布局的空间形态; ?宫城有多宫制演变为单一的宫城,并且位置居中,形成了由宫城、皇城、外郭城(大城)组成的三重环套的结构形态; 儒家思想?道路网由简单的不甚严格的方格状演变为复杂的十分完善的棋盘状结构, “坊”的排列也随之从不规整发展为整齐划一的形态; ?市场位置从城北移迁到城南,形成“前市后朝”的布置格局; ?城市物质要素集中,寺庙建筑尤其是佛寺建筑大量增加。 2/22/2017 2/22/2017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 10 10 ?建成背景:春秋时齐桓公所筑,汉代置魏郡。战国时西门豹在此大兴水利,东汉末年袁绍在此经营多年,基础好。由于长安、洛阳被董卓及部将所破坏,曹操败袁绍统一北方后,公元 204 年在此兴建曹魏邺城。重要城市建设布局—— 曹魏邺城
3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城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