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小学如何预防校园安全问题的研究》结题报告湖北公安县狮子口中心学校课题组负责人: 汪长明郭代明学术指导: 朱敬华一、问题的提出学校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摇篮,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安危、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因此, 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目前, 小学都非常重视安全工作, 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在明显下降, 但安全事故还偶有发生, 因为小学生的活动精力旺盛且自我保护能力有限。再加上在农村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越来越高, 而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他们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更是社会的希望。因此,少年儿童无辜地受到摧残及伤害, 是家庭的劫难, 是社会的损失, 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 热爱生命, 这是家庭幸福美满、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及社会的高度重视, 校园安全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取得了较大成效, 但是校园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机制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长期以来, 由于学校安全意识相对薄弱, 管理较为粗放, 安全设施基础较差, 设施倒塌、食物中毒、青少年网瘾等校园安全责任事故屡有发生, 再加上地震、火灾和突发性社会治安事件等造成的伤害, 已成为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校园安全正面临严峻的考验。同时, 由于校园伤害事故引起的人身伤害诉讼也日渐增多, 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问题也成为学校工作的棘手问题,因此学校如何预防、减少校园学生事故的发生, 如何依法正确解决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已成为学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事故发生后如何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措施处理事故, 将事故损害降到最低, 成为学校面临的难题。为提高校园安全的科学性、针对性及长效性, 预防、减少和正确处理校园伤害事故, 因此, 对校园安全管理及事故处理进行深入研究, 建立和完善校园安全保障体系则十分必要和紧迫。狮子口镇中心学校本部始建于 196 0年, 占地面积 2545 5 平方米, 有学生 939 人, 16 个教学班, 54 名教师。学生中有 568 名为留守儿童, 占学生总数的 % 。为保证这些留守子女能够平等、接受教育, 并保证他们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有效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本校学生人数多、分布区域广、学校周边交通状况较复杂、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安全监管不到位等情况, 结合我校实际, 为了让学生更加安全健康成长, 我们认为探讨如何建立安全长效的校园安全机制及校园安全事故的预防及应急预案, 从而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研究课题。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一是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 力求在预防校园安全目标的适度性, 内容的系统性与层次性及实施措施的有效性上有所发展, 并建立小学生的安全保障体系, 从而切实提高校园安全的防范和救护能力。二是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 提升教师对学生自我保护教育的重视度, 在日常工作中, 以生为本, 把学生切切实实当成一个个生命体来教育, 尊重儿童的权利, 倡导爱的教育, 保证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 保证他们茁壮成长。同时在实践过程中, 树立教师开放的、民主的课程观, 主动参与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来, 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三是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 一方面促进学校安全教育深入地开展, 并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另一方面为兄弟学校提供学校安全教育的经验, 同时对家庭、社会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关心健康、关爱生命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二、预防校园安全事故发生,保证学生快乐的校园时光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根椐养成教育的理论, 本课题主要是以教育学、心理学、建构主义的理论为依据。 1989 年初,林崇德先生运用系统的思想对思想品德结构进行了探究, 提出了思想品德结构的系统理论学说。他认为思想品德结构是个多侧面、多形态、多水平、多联系、多序列的动态的开放性的整体和系统。它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 一是思想品德的深层次结构的关系、系统, 即道德动机系统和道德行为方式系统。二是思想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式系统。三是思想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成形式系统, 即道德的定向、操作的反馈系统。因此, 根据林先生的学说, 参照林先生的观点, 本课题组在安全自护教育十方面强调以下几个意识:①系统意识。把如何预防校园安全的问题研究看作一个系统, 统筹考虑有关的工作。从心理角度看, 还要强调和、情、意、行的统一。②序列意识。安全自护教育的内容要随着的身心发展而有所变化,并形成序列。③过程意识。预防校园安全问题的研究是一个漫长的、动态的过程,不能存在教育空档。在系统的理论指导下, 为了实现课题目标, 我们在汪长明校长的带领下, 在如何让预防校园安全事故发生方面,
结题报告MicrosoftWord文档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