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治理分析.docx目录
第1章前言 1
1选题依据及其意义 3
2滑坡治理主要方法研究 4
4
3. 1设计依据 4
3. 2设计思路 5
5
第2章 滑坡区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条件 6
1自然地理条件 6
1. 1地理位置 6
1. 2气象水文 6
气象 6
水文 6
7
2. 1地形地貌 7
2. 2. 2地层岩性 7
2. 2. 3岩土体类型及特征 8
2. 9
地质构造 9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9
2. 5 地下水 9
第3章 滑坡基本特征 10
1滑坡的基本特征 10
2滑坡变形特征 10
3滑坡体结构特征 10
第4章 滑坡稳定性分析 11
11
1. 1计算参数的选取 11
1. 2稳定性计算及评价 12
1. 3滑坡稳定性综合评价 15
2 剖面选取 15
15
15
3. 2剩余下滑力计算 16
第5章 滑坡治理设计 18
1治理设计依据 18
2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19
3抗滑桩工程设计 19
3. 1设计工况 19
抗滑桩设计 19
抗滑桩内力计算 21
5. 抗滑桩内力结果 24
5. 3. 5 抗滑桩的配筋设计 24
5. 4排水工程设计 26
结论 27
致 谢 28
参考文献 30
附图 31
第1章前言
滑坡是一种地质灾害,滑坡的发生可能会导致河流堵塞,交通阻断,电力、通讯 措施受损,房屋被毁,和其他的经济损失,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我国大部分地区为 山区,高原和丘陵分布广,故滑坡灾害发生密度大,频率高,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受滑坡 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滑坡灾害造成的损失数以亿计,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 产带来巨大损失,产生严重社会影响。
为了减小滑坡给人类带来的损失,需要对滑坡的治理工程进行准确分析,完做出 合理的,有效的设计。为了检验在校四年的学习成果,选取了 x—X联络线BE106滑 坡设计作为毕业设计。
X—X联络线干线起自宁夏回族自治区X市常乐镇的X首站,自北向南,途经宁 夏自治区、X省、陕西省、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省(市、自治区),止于贵 州省X市花溪区的X末站。干线线路全长约1613km,管径为e 1016mm,采用L555CX80) 钢级,设计压力lOMPa,输气能力为150X 108Nm7a;管内壁采用减阻内涂层;沿线 设置14座输气站场(首站1座、末站1座、压气站6座、分输站及清管站6座); 72座线路截断阀室(其中RTU监控阀室31座、监视阀室41座);17座阴极保护 站的工艺输送方案。管道沿线地形条件复杂多变,线路整体施工难度较大。沿途主要 地貌单元为黄土高原、秦巴山区、四川盆地丘陵区和云贵高原山区。
X—X联络线工程第三标段BE106滑坡位于X省陇南市X县盐官镇白家村与闫家 村交界处。该滑坡体曾在1950年发生过整体滑动,此后每逢较大降雨,老滑坡体上 都要发生浅表层滑坡或滑溜现象。管道在施工时,由于降雨的影响,坡体上出现多条 较为明显张拉裂缝,裂缝宽2-lOcm,局部大于10cm,前缘由于管道施工切坡,已出 现滑塌。该滑坡严重威胁了 X-X联络线第三标段BE106段管道及附近村民的安全。 若滑坡整体发生滑动,后果将不堪设想。
根据滑坡勘察报告提供的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变形情况及稳定性定量计算表 明,该滑坡目前稳定性为不稳定,若遇降雨等其它诱发条件,很可能发生整体滑动破 坏。受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线路室委托,管道工程有限公司勘察事业 部承担了该滑坡治理工程的设计。
2滑坡治理主要方法研究
滑坡是一种地质灾害,其产生条件、作用因素、运动机理具有多样性、多变性和 复杂性,致使预测困难,治理费用也较昂贵,且一直是世界各国研究的重要地质工程 问题之一。近20年来,特别是“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开展以来,国际上研究和防治 滑坡灾害空前活跃,各项研究进一步扩展和深入,防治工程措施也在完善已有措施的 基础上向轻型化、小型化方向发展,随着机械、材料等领域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对滑 坡体的加固措施向复合型、轻型化、小型化和机械化施工方向发展,土锚钉、加筋土、 格构锚固等防治措施也相继应用于滑坡治理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总体说来,滑坡的工程防治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终止或减轻各种诱发因素的作 用;二是改变坡体内部力学特征,增大抗滑强度而使变形终止;三是直接阻止滑坡的起 动发生。
滑坡治理措施主要有:抗滑挡土强,抗滑桩,锚固工程。辅助措施有:排水工程, 削坡减
滑坡治理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