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发展的五大趋势【内容提要】 2013 年以来中国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政策频出, 通过对国内各主要政府机构产业政策的梳理分析,探讨了中国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发展方向趋势。赛迪顾问汽车产业研究中心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政策发展呈现以下五大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还将持续;合资品牌、外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三方竞争将加剧下的产业政策面临调整;插电式混合动力政策倾斜度提升;微型低速车的政策规范发展;新能源汽车运营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突破口。【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政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微型低速车 2013 年以来中国新一轮的新能源汽车政策频出,直接推动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本轮的产业政策呈现了国家和地方两个层面互补,基础设施建设实质推动,国家部委多部门联动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 2014 年上半年产量达到 20692 辆,销量达到 20477 辆,产销量已超过上年全年数量。从目前看新能源汽车还是政策驱动市场, 所以未来几年产业政策发展趋势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现状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呈现以下游应用市场开拓为主, 以税收刺激政策为辅,意在通过下游产业规模扩张从而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突破的态势。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还呈现两大特点:其一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成为节能环保大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其二各地方新能源汽车政策和措施进一步细化,产业进入实质启动阶段。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节能环保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3 年7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节能环保产业成为中国产业发展的支柱产业,指出政府公务用车、公交车要率先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同步完善配套设施。同年 9 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作为强化污染源污染防治的重要举措,受到各地政府的重视。同期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方政府提出的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也是基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标制定的。图1 国家层面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政策一览图数据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伴随国家层面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在 2013 年的密集推出, 各地方政府陆续推出了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由于本轮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设定较高的推广门槛,客观上鼓励了有产业技术和经济基础的地方政府参与。从参与的 40 多个城市和地区看,深圳、上海和北京成为新能源汽车大型城市推进的领头地区。本轮的推广在地方层面还出台了很多地方政策措施,主要在私人充电桩建设、企业充电站运营等领域制定了细则和优惠政策。以北京为例, 北京在国内率先出台了《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自用充电设施建设管理细则》, 为国内其他城市建设充电桩做出了表率,同时上海、深圳也分别制定了私人
赛迪顾问-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趋势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