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安全评价理论
1
第1节 安全评价概述
掌握安全评价的定义、内容、分类,从宏观上认识安全评价工作。
2
一、安全评价Safety Assessment 以实现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辨识与分析工程、系统、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或造成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的活动。安全评价可针对一个特定的对象,也可针对一定区域范围。
3
原理:
相关性原理
类推原理
惯性原理
量变到质变原理
方法:
安全检查方法
安全检查表方法
危险指数方法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
故障树分析
事件树分析
人员可靠性分析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等
4
二、安全评价内容
包括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危害程度评价两部分。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目的在于识别危险来源;
危害程度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和衡量来自危险源的危险性、危险程度和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是否可以被接受。
5
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
6
三、安全评价分类
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三类:
(一)安全预评价
(二)安全验收评价
(三)安全现状评价
7
(一) 安全预评价(Safety Assessment Prior to Start)
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根据相关的基础资料,辨识与分析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生产经营活动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的活动。
8
安全预评价
(1)时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或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之前。
(2)依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相关的基础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3)对象:生产工艺过程、使用和产出的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等。
(4)内容:分析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5)结论: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指出评价对象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明确应重视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明确评价对象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在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能否得到控制以及受控的程度如何。给出评价对象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的要求。 (是否符合安全规定,如何设计、管理才能达到安全指标要求)
9
(二) 安全验收评价Safety Assessment Upon Completion 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或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后,通过检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三同时)或工业园区内的安全设施、设备、装置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情况,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到位情况,检查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情况,检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情况,审查确定建设项目、工业园区建设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的符合性,从整体上确定建设项目、工业园区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情况,做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的活动。
10
1安全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