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之美.doc第1页 /总页数 3 页
残奥会之美
一场残奥让我感到无比的激动,从他们的身上可以学到该怎样做人,怎样的人生才算精彩。
约旦轮椅乒乓球运动员马哈·巴尔格提为参加北京残奥会做好了充分准备。她热爱运动,不断地努力,曾在2000年悉尼残奥会上为约旦夺得历第一枚金牌。她在接受采访时说:“投身体育让我重获亲生,让我感觉不再是别人的负担。”
是啊,这样的人生多好啊!我们为什么就做不到呢?她没有被自己的缺陷所难倒,还是一样对自己的事业永不言弃。
美籍巴西人德梅罗已是第四次参加残奥会。一次事故,导致她右半身瘫痪,后来她相继参加马拉松和击剑运动。北京残奥会她代表美者说:“我的生命就是一个连续的康复过程,这种康复包括外在的肢体和内在的灵魂。”
美国人保罗·莫兰因交通事故失去了右腿。他从1992年开始投身轮椅排球运动,曾代表美国参加过三届残奥会。北京残奥会,他将首次参加男子轮椅网球双打比赛。他在接受《波士顿环球报》采访时说:“我可能不是强有力的奖牌争夺者,但我会尽全力打好比赛。”
双腿残疾的巴尔格提通过乒乓球找回了自信,半身瘫痪的德梅罗通过马拉松和击剑修复肢体和心灵,失去右腿的莫兰则通过排球和网球体会到了“重在参与”的乐趣。对他们来说,体育不仅仅是一种锻炼或者娱乐,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第2页 /总页数 3 页
奥林匹克精神就是一种生活哲学,即创造一种使人在奋斗中寻求乐趣的生活。
这样的精神,对于我们来说是剂多好的良药呀!在生活中我们也应坚持这样的精神,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我们要在奋斗中寻求乐趣的生活。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顾拜旦说:“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重要的不是成就,不是获得胜利,而是奋斗拼搏。”巴尔格提和他们残疾朋友们,用行动具体而生动地演绎了奥林匹克的精髓。
残疾人体育运动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要求运动员超越生理的缺陷,通过意志、技能的较量,向生命的潜能挑战,显示出
残奥会之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