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道德——青少年网络道德规范所谓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 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网络道德是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法则,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作为成年人,你认为、你有网络道德底线吗? ?基本规范?你不应该用计算机去伤害他人; ?你不应干扰别人的计算机工作; ?你不应窥探别人的文件; ?你不应用计算机进行偷窃; ?你不应用计算机作伪证; ?你不应使用或拷贝没有付钱的软件; ?你不应未经许可而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 ?你不应盗用别人的智力成果; ?你应该考虑你所编的程序的社会后果; ?你应该以深思熟虑和慎重的方式来使用计算机。?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 ?避免伤害他人; ?要诚实可靠; ?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在内的财产权; ?尊重知识产权; ?尊重他人的隐私; ?保守秘密。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有意地造成网络交通混乱或擅自闯入网络及其相联的系统?商业性或欺骗性地利用大学计算机资源; ?偷窃资料、设备或智力成果; ?未经许可而接近他人的文件; ?在公共用户场合做出引起混乱或造成破坏的行动; ?伪造电子邮件信息。后果很严重?网络“民主”? ? ? Reading 。。互联网给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虚拟存在。一旦进入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网络世界,人就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符号”存在。在从人到机器再到人的转换过程中,交往者的真实身份被掩盖,身份虚拟化成为网络交往的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而且这种虚拟身份可以随时创设或终止,网民不必承担任何社会责任。同时,互联网作为一个自发的信息网络,它没有所有者,不从属于任何人或机构,因而也就没有谁可以操纵它、控制它。这样,互联网就成了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在这里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等级、没有贵贱,是一个彻底“民主”的地方、一个可以滥用自由权利的地方,这就导致了道德虚无主义在网络社会的泛滥。在网络社会中, 人人都把自己作为中心,反对任何约束,以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欲求而不择手段。? 2007 年8月,《博客服务自律公约》鼓励博客实名制。互联网协会和多家互联网厂商将逐步引导、鼓励博客走向实名制。新浪、搜虎、网易等十多家知名博客服务提供商在互联网协会的牵头下共同签署了《博客服务自律公约》。互联网协会希望通过厂商的规范作用,鼓励、引导博客作者逐渐走向实名制。此外,《公约》还要求博客服务提供商制定有效的实名博客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护博客用户资料。?网络实名制?网络实名制最主要是为了防止匿名在网上散布谣言,制造恐慌和恶意侵害他人名誉的一系列网络犯罪。网络实名制是网络文化中争议较大的一种,习惯了在网络这种虚拟空间中生活的民众反对实名制, 但同样有网民实名制能有效遏制网瘾,并使网友看到更有责任的言论,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信用体系,提高个人信息的准确度,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将更方便安全。
网络道德 青少年网络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