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组教材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包括《七律·长征》《开在花山》。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是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在感受的过程中,要重点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本单元还包括“口语交际·习作八”和“回顾·拓展八”。
课题
内容简说
七律·长征
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即将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开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青山处处埋忠骨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惊悉这个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毛主席在花山
课文记叙了毛泽东1948年春夏之交住在花山村时的几件事,表现了毛泽东热爱群众、关心群众、和群众打成一片的革命情怀,深刻反映了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的群众。
;会写17个生字;正确读写“典礼、预定”等词语。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伟人的风采。
。
2
。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伟人的风采。
25.《七律·长征》…………………………………………………………2~3课时
26.《开国大典》……………………………………………………………2~3课时
27*.《青山处处埋忠骨》……………………………………………………1~2课时
28*.《毛主席在花山》……………………………………………………1~2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八…………………………………………………………2~3课时
回顾·拓展八………………………………………………………………1~2课时
教学时,一是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以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二是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自读课文。
·长征
课题
七律·长征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是毛主席在红军长征即将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本导学案的设计重在以多种形式的朗读为载体,以教师的点拨为线索,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感受毛主席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雄豪迈的气概。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利用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长征,教师适当补充。然后,初读全诗,交流阅读收获。初读时要尽可能地多读几遍,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接着,细读全诗,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弄清每句诗的意思时,应引导学生结合查阅的资料(如,文字、图片、影视资料),深刻体会红军长征途中的“难”以及红军战士的“不怕难”。最后,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句,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红军的战斗豪情。
学前准备
。(师生)
25七律·长征(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