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上海市学校消毒隔离工作要求
为强化本市学校消毒隔离工作,预防和控制校园传染病的传播 和流行,保护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 民共和国传染病 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消毒管理办法》《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中小学校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 工作规范(试行)》《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托儿所幼儿园卫 生保健工作规范》《上海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实施细 则》等相关规定,制定本 工作要求。
本工作要求主要针对本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隔 离工作。
3岁以下幼儿托育机构和高等学校等其他学校结合实际,参照本工作 要求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一、工作内容
(—)开展健康检查
入园前健康检查托幼机构在办理儿童入园手续时,应查验
“儿童入园健 康检查表^和 乌页防接种证乃
查验合格后方可入
园;中小学校在办理学生入校手续时,应查验乌页防接种证,查 验合格后方可入校。
托幼机构应组织在园儿童接受定期健康检查。儿童离园
3个月以上需重新按照入园检查项目进行健康检查,查验合 格后方可
9
入园。转园儿童持3个月内原托幼机构提供的“儿童转园健康证 明”可直接转园。
每日健康检查
(1 )晨间健康检查每天托幼机构儿童入园进入班级前,卫生 保健人员对儿童健康状况进行询问与观察。
每天早晨第一节课前,班主任对中小学校学生健康状况进行询 问与观察。
询问和观察要点为:精神状况、发热、皮疹或疱疹(眼 球结 膜' 皮肤' 口腔黏膜)、呼吸道感染症状(流涕、咳嗽、咽痛)、 胃肠道症状(呕吐、腹泻、腹痛)、腮腺肿痛等。
(2)全日健康观察和健康巡查 托幼机构儿童在园期间,在卫生 保健人员指导下由班级老师(班主任)、保育员负责开展全日健康 观察,并做好记录。
中小学生在校期间,由班主任负责开展健康巡查,并做好记 录。
全日健康观察和健康巡查要点同晨间健康检查。
缺课缺勤监测儿童(学生)在园(校)期间,班级老师(班 主任)或学生卫生员每日登记本班儿童(学生)的出勤情况,当天询 问缺席儿童(学生),追踪缺课原因,并做好记录;如因传 染病或 疑似传染病原因缺课,应立即报告卫生保健人员(学 校疫情报告人),做好确诊疾病个案信息的记录。
卫生保健人员(学校疫情报告人)每天核实缺课缺勤、症状、
疾病以及关园(班)等信息,按要求及时将信息录入“上海市托幼机 构和中小学校缺课缺勤网络直报信息系统^。
(-)落实日常预防性消毒
3
定时开窗通风
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教室、活动室、就餐场所、卧室(宿 舍)每天上午和下午至少开窗通风1次(雾霾天气和使用循环风空 气净化消毒器除外),每次30分钟以上。中小学校教 室可利用午 休时间' 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课等时间段通风30分钟以上,也可在每 节课的课间开窗通风。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需采用机械通风换气。
勤洗手和正确洗手晨间健康检查人员、保育员和营养员在开 始工作前以及接触怀疑为传染病病例(以下简称“可疑病例”)或 诊断为传染病病例的儿童(学生)及被其污染物品后,应立即洗 手;儿童入园时、中小学校学生到校进班级前、用餐前、如厕后 等 应及时洗手。洗手时应采用流动水,按照六步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 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
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应在洗手设施(冬季提供温水)处提 供
足量、方便使用的干手物品。推荐使用合格的一次性干手纸巾,重复 使用的干手毛巾在托幼机构应一人一用一消毒,中小学学生至少做到 个人专用,一人一用每天更换。
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应加强对工作人员和儿童(学生)洗手的
培训和宣教,使其能正确掌握洗手的时机和洗手的步 骤。
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 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应有专人负责日 常清洁和预防性 消毒工作。根据《上海市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消毒 技术规范》(沪疾控传防〔2017〕82号)中的相关要求开展日常
清洁 和预防性消毒。环境及物品以定期清洁为主,受到污染后随 时
4
进行清洁和预防性消毒;门把手、水龙头、玩具等经常接 触的物品, 还应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
配置和使用化学清洁消毒剂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 戴手套\必要时戴口罩,确保有足够的通风。摘除手 套和脱卸个人防 护用品后应及时彻底清洗双手。
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托幼机构和
中小学校的食堂应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规定和 要求。餐(茶)具和熟食盛 具应一人一用一清洗消毒,严格执行“一 洗二冲三消毒四保 洁^制度。。
毛巾应一人一巾一用一消毒。被褥应一人一套,至少每月 清洗1
完整版上海市学校消毒隔离工作要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