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的距离》读后感想读书体会笔记
什么是幸福?有人认为满足自己就是幸福,有人认为金钱荣誉就是幸福,有人认为与别人做比较就是幸福,我说:知足便是幸福。
多数人看见别人幸福, 感到自己不幸福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嫉
妒,
在人类心理中,也许没有比嫉妒更奇怪的感情了, 它及其普遍,几乎是所有人共有的一种本能。为了害怕孤独,人会选择痛苦,博取
别人的垂怜,悲伤理直气壮地成为要求被爱,被体谅,被细心治疗的
筹码。嫉妒别人的快乐,永远活在别人的影子下,这样的人与自己较
劲,自己折磨自己,只会使自己更加痛苦。相反, “能经天磨是好汉,
不遭人嫉是庸才” 嫉贤妒能的实质是嫉名妒利, 一辈子怀才不遇的倒
霉蛋是不会有人去嫉妒的, “它们必欲找出他身上不如己的弱点,以
证明他受之并非完全无愧, 这样的弱点总能找到, 因为我们怎会承认
别人在一方面都胜于己呢?”
但是,伟大的成功者却不易嫉妒, 因为他找不到值得他竞争的对手。那我们是不是也该提升自己,不屑去嫉妒别人呢?
真正的精神强者必是宽容的,嫉妒是弱者的品质,在生活中,如果你学会了知足,你便拥有了幸福。现在你知足了吗?
《守望的距离》是一本关于人生的散文集,里面每一篇散文读了都引人入胜,本书写作期间, 作者生活中发生了一连串变故,因而偏多对于人生难题的思考,诸如生与死、爱与孤独、执著与超脱、苦难与幸福等等。事实上,这些问题是每一个热爱人生但又难免遭遇挫折的人都会面临的。散文里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都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 把这个观点运用到读书上, 爱默生提倡一种‘创造性的阅读’ 。这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当作正文,把书籍当作注解;听别人发言是为了使自己能说话;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如果我们自己都放弃了自己,那谁还来拯救这个“宇宙”呢?
我也希望自己成为自己人生的守望者, 守望着自己的人生。 人生就像一盘棋,走错了一步就会悔悟终生。但与棋唯一不一样的是:
棋可以悔或重下一盘, 可人生不能重来。 所以,我们要认真下这盘棋。
理想,守望着我的朋友,守望这世间美好的一切,守望幸福。
周先生的话总让人似有所悟,我感叹他笑谈人生的超然。他在困难过后并不像人们那般呻吟, 而是敢于面对人生的问题, 笑谈
生死。
读《守望的距离》让我知道了 “人必然人格上的独立自主,不能攀援在社会建筑和他人身上。 ”在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都应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安全的场所,其中珍藏着你最珍贵的宝物,任何灾祸都不能侵犯它。 ”一个人如果拥有了精神家园,那他就拥有了整个宇宙!
站在思想的山峰,目睹着秋风扫落叶,一片一片,融入生命的河流。你爱着,感受着,思考着——今天我活着,我只有一个人生。你一直在守望,寻找着生命的距离究竟有多远?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究竟在追求什么?追求一种人格魅
力,一种人格上的独立自主,藐视世俗的舆论和功利。用一颗深刻的
心灵感受悲剧的深刻。日子川流不息,每天都似水流年,你心中的那
个心灵世界,珍藏着许多往事,有欢乐,也有悲伤,它们虽已逝去,
却永远活在你心中,与你终身为伴。尽管它渺小得甚至连一丝微风,
一缕轻烟都算不上, 可是你依然十分珍惜这个小小的心灵世界。 然而
生命永远在未完成之中。回首往事,多少事想做而未做;瞻望前程,
还有多少事准备做。人的一生,思绪万千。有时惊心动魄,有时牵肠
挂肚。古往今来,诗哲们关于人生虚无的感叹不绝于耳。 他们的悲观,
执著,超脱,那些多愁善感,那些豪迈奔放, 都奏响了生命的进行曲。
人生是有意义的徒劳吗?从叔本华到海德格尔, 都在寻问,生
命—— 沉重的轻?虚无与偶然?人生难免有等待,等待的滋味有千百种,最是一言难尽。回归简单的生活,就像白开水一样。如行云流水般,始终保持一颗纯朴的童心。文字闲人,平淡有味。自然闲人喜欢躲藏起来,是顽皮还是害羞?智慧在思考中诞生, 就算是孔子也洒脱。至于爱情,那是人性的一部分。人生永远
《守望的距离》读后感想读书体会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