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by小黄人
一、颈椎病及颈椎结构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主要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继发的椎管狭窄等,刺激或压迫了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及颈部交感神经等组织,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一、颈椎病及颈椎结构
在颅骨与胸椎之间的椎骨称为颈椎,颈椎由7块颈椎骨,6个椎间盘(其中包括第7颈椎骨和第1胸椎骨之间的椎间盘,而第1、2颈椎骨之间无椎间盘)和所属的韧带构成。
寰椎没有一般的脊椎骨所具有的椎体和棘突等组成部分;其前后两部分分别呈半环形的弓形,称作前弓及后弓;两侧的部分稍大一些,称为侧块。寰椎与枕骨之间的关节称寰枕关节,左右各有1个,主要起颈部屈伸的作用,即点头与仰头的作用。
一、颈椎病及颈椎结构
第2颈椎又名枢椎,是颈椎骨中最坚固者,在其椎体上方有一手指样的突起,称为齿突。齿突前面的卵圆形关节面与寰椎前弓的关节面构成关节,称为寰声关节或寰枢关节,主要起颈部左右旋转的作用,也就是向两侧转头的作用。
寰椎和枢椎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其稳定性比颈椎的其他部分要差一些,若有外伤很容易造成寰枢关节脱位或半脱位。枕骨、寰椎与枢椎之间常存在先天畸形,被称为枕骨大孔区畸形,
一、颈椎病及颈椎结构
其他5个颈椎骨的形态与胸椎及腰椎等典型的椎骨形态基本相似,他们是由前方的椎体和后部的椎弓构成,椎体和椎弓围成一孔,称为椎丸。椎骨排列连接起来以后,各个椎骨的椎孔也相互连成一长的管道,称为椎管,其中容纳脊髓和神经根及其被膜。 颈椎椎管从横断面看是以椎体后缘作底边的三角形,椎管左右横径大,而且侧壁为不活动的椎弓根,因此,脊髓和神经根不易受到来自侧方的压迫;而椎管的前后径就要小得多了,因此,各种原因导致椎管前后径的狭窄是造成颈脊髓受刺激或压迫的重要因素。根据测量,颈4、5处的椎管最窄,颈2处的椎管最宽。由于颈椎的退变最早出现在颈5、6两个节段,所以,颈椎退变后出现的颈椎椎管狭窄一般在颈4、5、6三个节段较为多见。
一、颈椎病及颈椎结构
椎弓呈弓形,由左右各一对椎弓根,左右各一对椎板,上下两对关节突,左右各一对横突和一个棘突构成。椎弓根的上下缘各有一凹陷,使相邻椎骨的椎弓根围成一孔,称为椎间孔。椎间孔实际上是一个短的管道,有颈脊神经根、脊神经节及其被膜通过。 由于颈椎的椎弓根又细又短,因此,颈椎椎间孔的前后径和上下径均较小,在钩椎关节退变出现骨刺时使椎间孔的前后径更小。当椎间盘退变而变薄时,椎间隙变窄,椎体间不稳,使椎间孔的上下径及前后径也可变得更为窄小,这样就容易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
二、颈椎病因
颈椎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是颈椎诸结构退变的首发因素,并由此演变出一系列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
(1)椎间盘变形
(2)韧带-椎间盘间隙的出现与血肿形成
(3)椎体边缘骨刺形成
(4)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变
(5)椎管矢状径及容积减小
颈椎管内径,尤其是矢状径,不仅对颈椎病的发生与发展,而且与颈椎病的诊断、治疗、手术方法选择以及预后判定均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颈椎病因
慢性劳损是指超过正常生理活动范围最大限度或局部所能耐受时值的各种超限活动。
(1)不良的睡眠体位 不良的睡眠体位因其持续时间长及在大脑处于休息状态下不能及时调整,则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平衡失调。
(2)不当的工作姿势 低头工作者的颈椎病发病率特高,包括家务劳动者、刺绣女工、办公室人员、打字抄写者、仪表流水线上的装配工等等。
(3)不适当的体育锻炼 以头颈部为负重支撑点的人体倒立或翻筋斗等,均可加重颈椎的负荷,尤其在缺乏正确指导的情况下。
在对正常人颈椎进行健康检查或作对比研究性摄片时,常发现颈椎段可有各种异常所见,其中骨骼明显畸形约占5%。但与颈椎病患者对比,后者颈椎的畸形数约为正常人的一倍。
三、颈椎病分类
根据受损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分为如下五种类型。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
三、颈椎病分类
颈肌型颈椎病
颈椎病by小黄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