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杨善洲事迹学习材料.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杨善洲事迹学习材料
探寻杨善洲的事业观 在很多人看来,退休了就该好好休息了。可杨善洲却在 退休后继续为事业奋斗着,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惦记着 林场的一草一木,惦记着林场群众的林权证。是怎样的一种 事业观,支撑着杨善洲六十年如一日地勤恳工作,把有限的 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去,视工作如生命 ?
杨善洲的答案很简单: “共产党员就应该为社会主义事 业奋斗终身。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脱离群众,都不能损害 人民的利益,要多为老百姓办事。 ”
许多和杨善洲共事过的干部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杨善 洲干什么工作都喜欢亲力亲为, 冲在第一线。 他在 1975 年 1 月的工作笔记里这样写道: “凡是农田建设上得快的单位, 都有一条重要经验:领导上前线,亲自带着干。这是最有效 的指挥。正如有的干部说: ‘一天讲得磨破嘴,不如自己流 汗水'、‘喊哑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这个体会很实在。不然 的话,指标再先进,口号再好听,领导不下去,也是老和尚 念经,自己念给自己听,群众是不感兴趣的。 ”
保山地区纪委原副书记吴发启至今还记得杨善洲买草 鞋视察灾情的故事:那是 1981 年 7、 8 月间,昌宁某乡一座 水泥大桥被洪水冲垮。时任地委书记的杨善洲得知消息后, 迅速赶到受灾现场。吴发启当时任保山地委办副主任,也跟
随杨善洲书记一起到了现场
“到现场察看灾情后,杨善洲转身去了供销社买了双草 鞋。乡上的陪同人员和我都很纳闷,他买草鞋干什么
?”吴
发启告诉记者, “没等我们张口问清楚,书记已经从供销社 走了出来,向灾情事发现场赶去。到了现场,他换上草鞋, 沿着被洪水冲垮的庄稼地察看农田受灾情况。看着书记在漫 过膝盖的水里走,我和乡上的工作人员不敢再在一旁站着, 赶紧跟着他一起趟着洪水察看灾情。足足走了两公里,他才 停下来,而此时,我们这些穿着胶鞋的随行人员的脚早已经 被沙石硌得苦不堪言。 ”
曾任杨善洲秘书的杨兆华想起和杨善洲在 35 年前那场 地震里一起救灾的故事,至今还有点后怕: “ 1976 年龙陵地 震以后, 杨书记到腾冲指导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 一天, 刚到一个村委会,水还没来得及喝,几个农民就跑来报告说 出事啦,上面有一个小塘坝溃坝了,有母女俩在山坡下种玉 米,被泥石流卷走了。听说这个消息以后,老书记拔腿就往 出事地点跑,我们也跟在他后面跑。到了一个地方,下面是 悬崖,他一脚踩空差点掉下去。我当时在他后面,一把抓住 他的皮带。但是他顾不上危险,还是继续往上走,赶着去看 灾情。后来我跟他开玩笑说那次要不是我拉你一把,你就成 ‘烈士'了。”
人们都说,越穷的地方越能看到杨善洲,越险的地方越 能看到杨善洲,他这辈子一直“不要命地在做事” ,身先士 卒,永远冲在最前面。因为杨善洲相信,只有这样干工作, 群众才能信任你,群众才会拥护你。
保山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张培光至今还记得杨善洲对 他说过的一句话: “我们干工作,不是做给上级看的,而是 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 ”
他给记者讲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 1985 年,中央 领导同志来保山视察,提出“增百致富” ,杨善洲及时召开 会议贯彻落实,成立五个工作组,分别到五县区进行调研, 研究如何实现“增百致富” 。张培光被派到腾冲组,为了完 成增百致富的任务,他把往年没有列入农民收入的那部分列 入了增百致富的收入里面。杨善洲知道后,严厉批评了这种 做法。他说: “不要凑数字,要实事求是跟老百姓算账,要 真正给老百姓带来富裕,要帮助老百姓找到一个致富项目, 帮助老百姓发展产业,工作作风要扎实,不要图虚名。 ”张 培光说,这件事对他后来的工作作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保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习超曾与杨善洲共事多年。 在他的眼里, 杨善洲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共产党人, 不图虚名, 不要表扬,最关心的是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在 1987 年地 委召开的地县乡三级干部会上,杨善洲说: “领导干部看问 题、想问题、做事情都要全面,不要只盯着万元户,也要看 到贫困户。我们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不能让困难户掉 队,要帮助这些群众。 ”后来,地委就出台了《保山地区关 于加快贫困地区发展的意见》 。
杨善洲特别注重机关作风建设,反对公文旅行。杨得:“他有一次开会说,最近有些歪风不能继续下去了, 地委行署就在一个院子里,门挨着门的,一步路的事情,文 件从这里到那里送一下就可以了。但我们的部门之间却老死 不相往来,文件都要送到收发室,在那里摆几天,再送到邮 电局,在那里又摆几天,最后又回到机关大院。这是衙门作 风、官僚主义,必须要改 ! ”在他印象里,那是杨善洲用极 少有的严厉口气批评大家,后来这种现象果然得到了有效地 遏制。
熟悉杨善洲工作风格的人都知道,他在保山地委工作期 间,推广新

杨善洲事迹学习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