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主要体现在以下 5 点: 1 .语言环境不同国内贸易在一个法定语言环境下进行商品交易, 基本没有语言障碍。由于各国法定语言不同使国际贸易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语言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 为了各国交易者之间沟通的便利, 英语就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通用语言。国际贸易工作者必须通晓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语言。 2 .法律环境不同国内交易处在同一个法律框架之下,交易双方遵循共同的法律准则。由于各国(地区) 有自己独立的立法权, 各有自己的法律规范, 交易各方均不得违背自己国家的法律。这给国际贸易带来了法律方面的障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联合国等权威组织和国际商会等民间机构出台了有关的国际公约和国际惯例,如《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等。因此,国际贸易所使用的法律规范更多,更为广泛。 3 .货币不同国内贸易一般必须使用本币进行交易, 这是一个法定货币所规定的。国际贸易则需要使用二十几种国际通行货币, 这些货币一般是自由兑换货币。也就是说, 绝大多数国家在对外贸易中不能够使用本币, 而要使用外币。这对该国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来说, 不仅要将本币兑换成外币, 而且要承担着汇兑风险。也就是国际贸易比国内贸易多出了一块风险, 即汇兑风险,也称外汇风险或汇率风险。 4 .度量衡不同国际上常用的有四大度量衡制度, 即公制、美制、英制和国际单位制, 各国通常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种作为本国度量衡制度。而国际贸易的出口方所提供的货物不能仅仅按照自己的度量衡来加工,而要按照进口国的度量衡加工,以方便进口国用户使用。 5 .政策障碍多各国政府常因保护国内产业和资源的原因, 而对进出口货物采取各种各样的限制或鼓励措施, 如关税、配额、许可证、出口补贴、出口信贷、繁琐的进出口通关环节等等, 而国内贸易则不采用这些措施。 2 .出口业务的基本程序怎样? 答: 出口贸易一般经过出口交易前的准备、出口交易磋商与合同订立、出口合同的履行这三个阶段,具体程序如图 1-1 所示。(一)出口交易前的准备 1 .出口市场调研,制订出口商品经营方案出口前要做好出口市场调研, 即使是面对熟悉的市场和老客户也需要对该出口市场新的形势有所跟踪。出口市场调研主要包括对进口国别( 地区) 的宏观经济调研、目标市场调研和交易对象的调研三个方面。以出口市场调研位基础,根据国家的出口政策和本企业经营目标制定出口商品经营方案。并做好成本核算和定价策略。 2 .选择交易对象对可能的各交易对象进行调研, 从中选择资信情况良好、经营能力较强、对我方友好没有偏见的客户作为交易对象。 3 .确定货源在制定出口商品经营方案之前或同时, 联系货源。基于供货单位或生产部门落实货物收购、生产和调运, 在保证货源的前提下, 制定可行的出口商品经营方案, 在此基础上进行对外合同磋商,以确保出口交货的顺利完成。(二)出口交易磋商与合同订立根据前一阶段选择的交易对象, 通过合适的通讯方式主动向对方发函, 经过询盘、发盘、还盘等环节,就合同的商品品质、数量、价格、支付、货物交付等各项交易条件进行磋商, 最后经过一方接受,从而达成交易,签订合同。(三)出口合同的履行交易达成后, 出口方履行合同一般因合同所采用的贸易术语而有所不同。在采用 CIF 贸易术语和信用证支付方式下,
国贸简答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