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讲规矩有纪律做知敬畏守底线的党员心得体会2016.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讲规矩有纪律做知敬畏守底线的党员心得体会 2016 在财政资金分配资源短缺和管理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 财政干部面临多种诱惑和廉政风险, 开展财政廉政文化建设, 增强廉洁从政、为民理财的意识, 严守底线, 敬畏红线, 尽职尽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是基层财政反腐倡廉建设的要求, 也是每一名财政从业人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服务的重要抓手。一、严守两条底线《公务员法》和《行政机关公务员纪律处分条例》以及《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办法》规定了作为一名从事国家公共事物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要件, 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或者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应当坚守两条底线。第一条底线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良师,是催人奋进的引路人,是公正的法官。道德底线, 也叫做“底线道德”,是指人们社会行为最起码的层次, 是人们“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最基本的社会要求, 是人成为道德人的最基准的道德量度。常言道: 求学先做人, 求职先做人, 求官先做人。一位哲人曾说过,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能震撼人的心灵: 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和内心里崇高的道德。道德的核心是美善的行为。严守道德底线是立足社会的坚实基础, 是个人修养的无形资产。当好一名干部, 首先必须具有完全独立人格和美善的行为。尤其必须要讲诚信, 做诚信的表率。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要牢固树立“三观”, 要有马克思主义信仰,要有共产主义理想,要忠于党忠于人民,要胸怀中国梦,要自觉与中央基准线看齐。子曰: 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第二条底线是法律底线。法律的底线问题, 应该说就是法律的根本目的之所在。人类制定法律的初衷, 简单的说, 就在于维护人与人结成的人类社会能够健康有序、和谐稳定的发展, 使得接受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得到稳定有序的发展, 同时将法律所能涉及的社会关系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持。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讲, 法律的底线就是能够实现法律的功能, 也就是保持社会稳定, 保护法律关系。法律就是人人都要共同遵守的规矩。随着社会的发展变换, 社会和社会关系也在不断变化, 似乎也就意味着基于社会和社会关系调整的法律的底线会发生变化。然而,不管怎样说,法律的底线有一点是始终都不会改变, 那就是规矩功能, 即使得整个人类社会呈现一种有规矩、有秩序的模式, 促使着人类社会能够不断向前发展。宪法、公务员法、财政法规、廉政法规等等这些是我们应当首先看清和坚守的底线。二、敬畏四条红线俗话说, 官有所畏, 业有所成。国家干部保持敬畏之心, 不仅是一种人生智慧, 更关乎党性修养和作风品行。十八大以来等中央领导多次提醒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 为各级领导和国家公职人员划出了为官从政的“红线”。红线就是“高压线”,“安全线”。不小心触碰了红线,就有可能粉身碎骨,沦为人民的罪人、敌人。第一条红线就是敬畏纪律。遵纪守法是领导干部从政的道德底线,也是安身立命的最基本要求、最基本职责和最基本素养。去年, 中央和地方纪检监察机关查处了违法违纪党员干部 万人,其中有 9600 人涉嫌犯罪,省部级及以上 18 人。全国因触碰红线被开除公职的达到 1000 0 余人, 因违反八项规定被处理3 万多人。全县 201 3 年查处干部党员 33 人,其中科级干部 18 人。通过查处这些党员干部, 教训深刻,

讲规矩有纪律做知敬畏守底线的党员心得体会2016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angdian8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