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读后感参考范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读后感参考范文
读完《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仿佛在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思想海洋中畅游了一番, 有着深刻的心得体会。 以下是分享的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读后感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
作为现代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无从回避的重要人物,冯友兰先生一生于哲学上的研究不可不谓之一波三折。 且不论其晚年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而所留下的种种饱受争议乃至批判的篇章, 单就先生作为“现代新儒家”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任何一位有志于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 思想文化的发展的青年, 都应当去拜读冯友兰先生的著作一二。李慎之先生亦曾言: “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冯友兰先生曾经书写一副对联以叙生平,联曰“三史释今古,
六书纪贞元” 。“三史” 即《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简史》 和《中国哲学史新编》,六书则是指在抗日战争时期“贞元之际”所著的六本书。从时间上来看,《中国哲学简史》成书于“贞元六书”之后,冯友兰的“新理学”、“新儒学”体系已经完成,而又在冯先生经受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动乱迫害之前, 可以说是其一生哲学研究成就的巅峰时期。因而《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也理所当然成为了冯友兰先生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
《中国哲学简史》 原译名《中国哲学小史》 (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是冯友兰先生于 1947 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时的英文讲稿,后经出版,先后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译本,并且迅速成为各大学中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是西方人系统了解中国哲学的重要途径。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本书才由冯友兰先生的学生涂又光第一次根据英文本译成中文出版。应该说,这本书既是了解中国哲学、进入中国文化的地图,也是触摸冯友兰先生哲学体系的一条捷径。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就已经指出 : “哲学本一西洋名词。”也就是说,在中国的思想文化史册上,是没有“哲学”二字的。既然要作“哲学史”,自然需要首先明确什么是“哲学”,然后才有“哲学史”。
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回答说:“至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冯先生亦曾言“今欲求中国哲学史 , 其主要工作之一 , 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 , 将其可以西洋哲学名之者 , 选出而叙述之”。由此可以看出,冯友兰走的是以西释中的道路, 即以西方哲学为框架——知识论, 认识论和宇宙论——叙述中国哲学史。
然而从全书的谋篇布局上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的冯友兰和撰写《中国哲学史》二册时的认知已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冯友兰对儒道释法等百家的阐叙更多的是从基于中国文化的氛围,亦即“中国哲学的精神”这一核心命题展开的,而放弃了在两卷本《中国哲学史》中所沿用的“子学时代”与“经学时代”的强硬划分。
出于这种以中国哲学自身发展的逻辑为基础的哲学史观, 冯友
兰在对先秦道家的发展进行概括时比《中国哲学史》显得更进一步,

中国哲学史冯友兰冯友兰中国哲学史读后感参考范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ojr1943
  • 文件大小40 KB
  • 时间2021-09-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