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教学反思.doc美术活动《蘸蘸变变》教学反思
美术活动《蘸蘸变变》,主要让托班幼儿通过学习用滚筒蘸着颜料滚印出各种不同的图 案,促进他们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但在实际活动中,由于对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不够, 刚开始活动很不尽人意。在不断的调整和反思中,我对托班幼儿有了更深的认识。以下是《蘸 蘸变变》三次活动的实录、反思、调整和体会。
第一次
3月30日,我任选了班上六名幼儿开展这一活动,并做了以下准备:将精心设计的小 动物形象藏在铺满桌面的白报纸下面;滚筒、颜料、夹子和晾衣竿若干。
教学实录
老师:宝宝,我们今天一起来玩一个变魔术游戏,好吗?
幼儿将眼睛闭上,等着老师变魔术。
此时,不知什么原因,骏骏将铺在桌上的白报纸弄破了一个角,里面憨态可掬的小棕熊露了 岀来。这下他高兴极了,大喊起来:“看,小熊!”六个孩子顿时炸开了锅,根本不管老师要 变什么魔术。骏骏临座的利利赶紧也翻起那个已破的一角,试图寻找什么,终于也拿到了藏 在里面的小熊猫。她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挥舞着手中的小熊猫喊道:“老师,我也找到了, 我找到的是小熊猫,多好看!”其他四个原本想看看老师眼色的小机灵鬼终于再也按捺不住, 也想从报纸底下找岀点什么。
老师:哦,有这么多的小动物,它们没盖被子,多冷啊!我们给它们盖好被子,好吗? 我试图用游戏的口吻和情境将孩子们拉回到我所设计好的流程上来。结果,有四个孩子能跟 着我帮小动物盖好“被子”,但很显然他们的思绪还是在刚才的小动物身上,而骏骏和利利仍 在下面小声地交流个不停。
老师:利利、骏骏,我们也来给小动物盖上被子,好吗?
我还是想用游戏的口吻和情境将这两位孩子拉回到我所设计好的流程上来,继续做了一下努 力,但收效甚微。
老师:你们是不是很想知道下面藏了什么,那我们就一起来变个魔术,看看你们能变出什 么?“变变变,变魔术,一、二、三……”可以看出,这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这个 活动只是顺着预设的环节勉强地进行,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反思
这次活动之所以进行得比较勉强,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原因有两个。
一是对托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认识不够。这个活动在开始时出现了小小的意外,正是这个意外, 影响了孩子们的情绪,最后活动只能勉强进行。出现意外后,虽几经引导,但孩子的情绪仍 受很大影响。因为托班的孩子年龄较小,比较以自我为中心,注意力易涣散,一旦受影响很 难再集中,所以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是“不听劝”的。
二是预设性太强。在这个过程中,我总是过多地考虑自己的想法,总想引导幼儿跟随自己的 设计走,让孩子来适应老师,这其实违背了教学规律,也是不适合孩子的。如果我当时不想 着把孩子引导到自己预设的环节上来,而是针对出现的意外“将计就计”:既然孩子们看见了 预先藏好的小动物,那干脆就顺势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看看、讲讲自己发现的小动物, 那活动进行起来就顺利多了。
第二次
第二天,我又任选了班上另六名幼儿进行活动,并做了以下教学准备:将小动物形象挂在作 品展示区的粘钩上;创设森林的情景;滚筒、颜料、夹子和晾衣竿若干。
教学实录 老师分别岀示没有颜料和有颜料的滚筒,在纸上滚,激发幼儿兴趣。
看到老师滚出的网状花纹,幼儿进行了充分的想像,有“老虎的笼子”、“抹布的花纹”、“鱼 网”、“包西瓜的网”,等等。
老师: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去玩,看看有
美术活动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