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二○○九年二月二十六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52 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已经 2009 年2月 11 日国务院第 49 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二○○九年二月二十六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减轻干旱灾害及其造成的损失,保障生活用水,协调生产、生态用水,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预防和减轻干旱灾害的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本条例所称干旱灾害, 是指由于降水减少、水工程供水不足引起的用水短缺, 并对生活、生产和生态造成危害的事件。第三条抗旱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抗结合和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抗旱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抗旱工作的正常开展。第五条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统一指挥、部门协作、分级负责。第六条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负责组织、领导全国的抗旱工作。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抗旱的指导、监督、管理工作, 承担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具体工作。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其他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 负责有关抗旱工作。第七条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由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该江河、湖泊的流域管理机构组成, 负责协调所辖范围内的抗旱工作; 流域管理机构承担流域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具体工作。第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在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指挥本行政区域内的抗旱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抗旱的指导、监督、管理工作, 承担本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具体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其他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有关抗旱工作。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抗旱工程体系,提高抗旱减灾能力。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开展抗旱宣传教育活动, 增强全社会抗旱减灾意识, 鼓励和支持各种抗旱科学技术研究及其成果的推广应用。第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抗旱设施和依法参加抗旱的义务。第十二条对在抗旱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旱灾预防第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抗旱规划, 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抄送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第十四条编制抗旱规划应当充分考虑本行政区域的、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情况、干旱规律和特点、可供水资源量和抗旱能力以及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用水的需求。抗旱规划应当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等规划相衔接。下级抗旱规划应当与上一级的抗旱规划相协调。第十五条抗旱规划应当主要包括抗旱组织体系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建设、抗旱应急设施建设、抗旱物资储备、抗旱服务组织建设、旱情监测网络建设以及保障措施等。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饮水工程建设, 组织做好抗旱应急工程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和节水改造, 提高抗旱供水能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做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农村饮水工程的管理和维护, 确保其正常运行。干旱缺水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及有关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因地制宜修建中小微型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和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第十七条国家鼓励和扶持研发、使用抗旱节水机械和装备,推广农田节水技术,支持旱作地区修建抗旱设施,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国家鼓励、引导、扶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建设、经营抗旱设施,并保护其合法权益。第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做好干旱期城乡居民生活供水的应急水源贮备保障工作。第十九条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地区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应当根据抗旱工作需要储备必要的抗旱物资, 并加强日常管理。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 合理配置水资源。第二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开展节约用水宣传教育,推行节约用水措施,推广节约用水新技术、新工艺,建设节水型社会。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做好水资源的分配、调度和保护工作, 组织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和集雨设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向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提供水情、雨情和墒情信息。第二十三条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气象科学技术研究, 提高气象监测和预报水平, 及时向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提供气象干旱及其他与抗旱有关的气象信息。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应当做好农用抗旱物资的储备和管理工作, 指导干旱地区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uandao1680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