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区域活动
什么是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指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的一种活动。
组织形式:是一种分散、以个体或小集体为单位的形式展开活动。
幼儿学习方式:幼儿可以自主选择干什么(活动内容)、怎么干(活动方式)、干到什么程度(活动目标完成度),具有充分的自由度。
集体教学活动是跟着老师走。
互动模式:在学习方式上,教师和幼儿不再是集体教学中的“教”“学”双边活动(老师教,幼儿学),而是“前创设”(指在活动前教师有目的的投放活动材料,设置活动区域等)、“中平行”(指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以同伴或旁观者的身份隐性参与、指导幼儿的活动,帮助幼儿获得发展。老师身份是平行,指导身份是隐退,区域活动中幼儿是主体,老师的作用:观察、指导)的关系进行指导和互动。
目标达成要求:在活动中幼儿可选择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材料进行游戏,实现自己原有水平的提高。(集体:有明确达成要求,区域不会提同一目标要求,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高,没有人说你比他好等)。
区域活动特点
自由、宽松、个体性强
(幼儿园教育:一日活动既有集体,也有幼儿自主的空间、时间,必不可少)。
开展区域活动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区域活动的开展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身心发展的最大特点是心理活动的具体性和无意性,不能主要依靠语言讲解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具、操作);不能较长时间集中于某一项单调的、缺乏趣味性和变化性的学习任务。满足年龄特点的需求。
幼儿需要在游戏中满足各种需要。如快乐、假想等。
区域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
情感发展、认知发展。
通过区域游戏,孩子们学会了大胆自信的展现自己,学会了和同伴交往、协作,逐渐形成了开朗活泼的性格,愉快稳定的情绪状态。
区域活动的开展不仅是幼儿年龄特点的内在需求,要求我们遵循孩子的天性,给予他们一个快乐、充满童趣的童年,也是我们教师有效利用这一形式实现幼儿主动发展的平台。
区域活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