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中医护理
查房目标与重点
1
基本概念
2
辩证分型
3
/症候施护
4
健康指导
基本概念
肠癌是由于正虚感邪、内伤饮食及情志失调引起的,以湿热、瘀毒蕴结于肠道,传导失司为基本病机,以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腹痛,肛门坠痛,里急后重,甚至腹内结块,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恶性疾病。
概况
结肠癌是常见的发生于结肠部位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好发于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
分类
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
多发群体
40岁~50岁、男女之比为2~3:1
高发地区
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九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常见因素
S
O
W
T
生活方式
外感湿热久居湿地,外感湿邪,导致水湿困脾,脾失健运,则内外之水湿日久不去,可引发本病
饮食因素
饮食不节恣食膏粱厚味、酒酪之晶,或过食生冷,或暴饮暴食,均可损伤脾胃,滋生水湿,水湿不去化热而下迫大肠,与肠中之糟粕交阻搏击或日久成毒,损伤肠络而演化为本病
心理因素
情志所伤所愿不遂,肝气郁结,肝木太过克伐脾土,脾失健运,水湿内生,郁而化热,湿热合邪,下迫大肠,也可诱生本病。
疾病因素
正气亏虚先天不足或年高体虚之人,脾虚肾亏。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两者与水湿的运化也有密切的关系,两脏虚损,导致水湿内停,日久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晚期体征
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
肝大
腹水
黄疸
盆腔内肿块
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贫血及慢性毒素吸收症状
因慢性失血,毒素吸收及营养不良而出现贫血、消瘦、无力及体重减轻。晚期病人有水肿、肝大、腹水、低蛋白血症、恶病质等现象
排便习惯及粪便性状改变
为癌肿坏死形成溃疡及继发感染的结果。因毒素刺激结肠产生排便习惯改变,排便次数增加或减少,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排便前可有腹部绞痛,便后缓解
腹部肿块、肠梗阻和肠穿孔
一般形状不规则,质地较硬,表面呈结节状
腹痛及消化道激惹症状
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及腹部不适,如腹部隐痛、右侧腹饱胀、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
临床检查
检查有无直肠息肉、直肠癌、内痔或其他病变
肛管指诊和直肠镜检
镜检可发现癌肿,观察其大小、位置及局部浸润范围
乙状结肠镜和纤维结肠镜
适用于急性肠梗阻的病例,梗阻部位上方的结肠有充气、胀大现象
腹部平片
可见癌肿部位肠壁僵硬,扩张性差,蠕动减弱或消失,结肠袋形态不规则或消失,肠腔狭窄,黏膜皱襞紊乱、破坏或消失,充盈缺损等。
钡剂灌肠
辩证分型
辩证分型
气血两亏证
体瘦腹满、面色苍白、肌肤甲错,食少乏力、神疲乏力,头昏心悸。舌质淡,苔薄白
肝肾阴虚证
腹胀痛,大便形状细扁,或带粘液脓血或便干,腰膝酸软,失眠,口干咽燥,烦躁易怒,头昏耳鸣,口苦,肋胁胀痛,五心烦热。舌红少苔
痰湿内停证
里急后重,大便脓血,腹部阵痛。舌质红或紫暗,苔腻
腹胀隐痛,久泻不止,大便夹血,血色黯淡,或腹部肿块,面色萎黄,四肢不温。舌质淡胖,苔薄白
瘀毒内结症
面色黯滞,腹痛固定不移,大便脓血,血色紫暗,口唇黯紫,或舌有瘀斑,或固定痛处
脾肾阳虚证
结肠癌中医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