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起承转合微课说明.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起承转合微课说明
国防科大附中王香玉
古诗鉴赏历来是高三复习备考的重点,也是许多考生感到棘手的难点。这是由于古诗的语言极含蓄、凝练,表达又富于跳跃性,再加上考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生疏,对创作背景不了解,而命题者又常常于关节处设题,致使考场上常常出现因一句卡住而满盘皆输的状况。其实只要我们抓住古诗起承转合的章法特点,从诗句之间的联系上去理解诗意,关节处往往会迎刃而解,正所谓起承转合皆关“情”。
  章法指的是诗词的结构谋篇。前人将绝句的章法归结为“起”、“承”、“转”、“合”,“起”即一首诗的起句,“承”是承接起句,是“起”句的延续、延伸,“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合”则是合笔,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下面分别说说四个部分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彼此之间伪关联,以及这个规律在帮助我们鉴赏古诗方面的作用。
  一、“起”定基调
  “起”句为一诗之首句,地位很重要,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杜甫《登高》诗首联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开篇便以急风、高天、长啸的猿声,清渚、白沙、盘旋的飞鸟这六个秋天特有的意象,描绘出了一幅萧瑟、肃杀的三峡秋景图,奠定了全诗低沉的基调。
  如2005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湖州歌(其六)(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
  这道题抓住首句的“望”字设问,可谓抓住了关键。无尽的烟云,悠悠江水,夕阳下的寒鸦,还有南宋统治下四百州的土地和人民,全诗之景均为诗人“望”中所见,故“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一个“望”字也写出了诗人不胜依恋与痛惜之情,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概括起来说,古诗讲究章法,就是讲究诗序的先后,注重诗意的分合,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注重表达的逻辑顺序。起承转合四个部分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每一部分,又都关乎主旨,关乎作者的情感。掌握了这个规律,也就握住了一把打开古诗鉴赏之门的钥匙。

起承转合微课说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4
  • 文件大小9 KB
  • 时间2021-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