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审计局调研报告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会计电算化得到迅速的普及和发展,不同的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条件,选择了会计电算化记帐,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为用户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但是,也给我们的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一、审计线索发生变化
当前,许多单位引入“金蝶财务软件”,“用友财务软件”等财务系统,这使得单位各项业务的审计线索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手工会计系统中的审计线索在电算化系统中中断甚至消失。在手工系统中由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由过帐到财务报表的编制,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完全可以进行顺查,逆查和抽查,但在电算化会计系统中,传统的帐薄没有了,绝大部分的文字记录消失了,代之的是有会计资料的磁盘,这些磁性介质上的信息是以机器可读的形式存在的。此外,从原始数据进入计算机到财务报表的输出,这中间的全部会计处理集中由计算机按程序指令自动生成,导致在审计时只能发现业务的结果,而不能追索其来源。
二、审计内容的改变
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审计的监督职能虽然没有改变,但审计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事项由计算机按程序自动进行处理,如果系统应用程序出错或被非法篡改,则计算机多会按给定的程序以同样错误的方法处理所有的会计事项,从而得出错误的结果。系统的处理是否合规、合法、安全可靠都与计算机处理和控制功能有直接的关系,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会计部门的内部控制一般表现为对人的控制,强调职责分清,相互牵制,采用的手段是利用纸面信息进行人工核对和检查,但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内部控制转变为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主要表现为①是否实施了职责分离,达到相互牵制。②是否采取了严格的输入控制措施,来保证系统输入信息的可靠性。③是否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才能接触系统的硬件、软件及数据文件。④是否建立正确可靠的硬件及软件平台,保持系统正常运作。⑤是否采取适当的处理控制措施,来保证会计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⑥是否采取了适当的输出控制措施,来保证系统能完整准确地输出经处理后的会计信息。所以,在会计电算化的条件下,审计人员必须审查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处理功能及其内部控制以证实其会计事项处理的合法性,结果的正确性,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三、审计技术的改变
在系统中,输入的原始数据、处理的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都是以数据文件的形式存贮于电、磁介质或打印输出在纸质帐面上,要对系统电算过程和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合法性进行评价,必须对数据文件进行审计。数据文件审计可以是对打印输出的文件进行审计,也可以是对存贮在电、磁介质上数据文件进行审计,前一种数据文件审计与手工会计系统中对凭证、账簿、报表的审计方法与技术相同,后一种数据文件的审计则必需要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进行审查,即可直接从系统中取得所需数据。
对于购置的会计电算化软件,
审计局调研报告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