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皮肤损伤防与治
教学目标:
了解放射性皮损伤发生病理、影响因素
掌握急/晚期放射性皮损伤的分级标准
掌握放射性皮损伤预防、治疗和护理
熟悉国内外护理进展
熟悉处理原那么
案例分享
2021/11/14
2
皮肤的根本构造:
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并含有附属器官〔汗腺、皮脂腺、指甲、趾甲〕以及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肌肉等。
由外向内可分为5层,分别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基底层。
乳头层网状层
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组成
2021/11/14
3
细胞组织的放射反响:
细胞反响:胞核的放射敏感性比胞质高100倍
放射线对正常组织的影响:受照射面积越大反响越大
根据细胞对放射的敏感性,将组织分为:
早期急性反响〔early erythema〕
早期红斑
单次大于5Gy的照射后几小时,由于血管的扩张,水肿出现类似于晒伤的早期红斑,可持续几天。
干性和湿性脱皮
这是与细胞死亡有关的继发反响,单次10Gy以后出现干性脱皮,15Gy以后出现湿性脱皮
晚期反响
真皮最突出的反响是发生延迟反响。这些反响比早期反响严重,因它是不可逆的。皮肤变薄、变脆、轻微损伤即可造成难以愈合的溃疡。
2021/11/14
4
皮肤放射治疗耐受量:
器官
损伤
TD5/5 (1%--5%)
照射面积(cm2)或长度
口腔黏膜
溃疡、黏膜炎症
5500 cGy
100 cm
肝脏
急、慢性肝炎
2500 cGy
全肝
肾脏
挛缩
6000 cGy
全肾
睾丸
永久不育
100 cGy
整个睾丸(5cGy/天,散射)
卵巢
永久不育
200~300 cGy
整个卵巢
脊髓
梗死、坏死
4500 cGy
10cm
晶体
白内障
500 cGy
整个或部分晶体
2021/11/14
5
放射性皮损伤的影响因素:
内在因素
皮肤状况
1、机体潮湿的部位及皮肤皱褶的部位(头颈部、腋窝、腹股沟)
2、表面涂抹有香味的油脂或含有金属元素的物质如汞或银等常加重皮肤的反应
照射部位
营养因素
年龄
吸烟
基础疾病
一般情况
种族
外在因素
放射线的能量
化疗患者的记忆效应
放疗剂量
分割方式
2021/11/14
6
皮肤放疗反响:
分期
早期
晚期
发生时间
照射后7天内
照射后10周内
表 现
红斑(最先出现)、色素沉着、脱毛、脱皮
萎缩、脱皮、毛细血管扩张、皮下组织纤维化和坏死
2021/11/14
7
RTOG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
器官组织
0
1级
2级
3级
4级
皮肤
无变化
滤泡样暗红色斑/脱发/干性脱皮/出汗减少
触痛或鲜红色斑/片状湿性脱皮/中度水肿
皮肤褶皱以外部位出现融合性湿性脱皮
溃疡、出血、坏死
2021/11/14
8
RTOG急性放射性损伤分级标准:
2021/11/14
9
RTOG晚期放射性损伤分级:
器官组织
0
1级
2级
3级
4级
皮肤
无
轻度萎缩,色素沉着,少许脱发
片状萎缩,中度毛细血管扩张,完全脱发
明显萎缩,显著的毛细血管扩张
溃疡
直接死于放射晚期反应
皮下组织
无
轻度硬化和皮下脂肪减少
中度纤维化,但无症状,轻度痉挛<10%线性减少
中度硬化和皮下组织减少,痉挛缩>10%线性单位
坏死
2021/11/14
10
放射性皮肤损伤防与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