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屈光手术后如何计算人工晶体度数
无锡二院
徐慧艳
公式的演变
经验性++ 误差很大
IOL=18+(R×)
原始理论公式
(+)常数修正c
第一代公式理想模型缺乏个体化
c与眼轴长度相关
第二代公式长或短眼轴中误差较大
(+)c的预测公式
第三代公式
SRK-T Holladay Haigis Hoffer Q
原始理论公式:
P= n/(L-c) – n/[(n/K)-c]
P: 人工晶体度数 D
L: 眼轴长度 m
c: 估计的前房深度 m
K: 角膜曲率 D
n: 房水和玻璃体的折射率
第一代公式
Fyodorov、Colenbrander、Thijsen、Heijde和Binkhorst公式
第二代公式
SRK和SRKII ——回归公式简便
第一代理论公式的修正公式——c与眼轴长度相关
第三代公式
SRK/T、Holladay 和 Holladay 2、及Hoffer Q 公式
复杂的公式系统
人工晶体位置的预测公式
更多个体化因素
SRK/T公式
基于Fyodorov公式
c的预测公式为:
c= H + offset
offset= ACD常数-
ACD常数= -
H为角膜到虹膜平面的距离
Holladay 和 Holladay 2公式
c的预测公式为:
ELP= aACD + S
aACD= + R[R2-(AG)2(1/4)]-2
AG= L××(1/);
S= A-constant× –
aACD:术前前房深度
S(S factor):虹膜前表面到人工晶体的光学部平面距离
R:角膜曲率半径
AG:前房直径。
Holladay 2
更加复杂更具个体化
c与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白对白角膜的测量、术前
前房深度、晶体厚度及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相关
Hoffer Q公式
c与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的变化关系为非线性
Hoffer公式+新的c预测公式
包括:
1)不同晶体类型提供的c常数;
2)c与眼轴长度的关系;
3)c与角膜曲率的关系;
4)长眼轴和短眼轴的调整;
5)一个修正常数。
Haigis公式
三个常数预测c:
ACpost= a0 + a1AC + a2AL
a0= ×A const -
ACpost:术后前房深度
AC:术前前房深度
AL:眼轴长度
A const:人工晶体厂商提供的A常数
a1、a2用二元回归分析法得到
标准模型 a1= a2=。
角膜屈光手术后如何计算人工晶体度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