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形势立足基础抓标扣本
科学拓展突出能力备战中考
----2008年宝鸡市中考研讨会发言稿
宝鸡一中刘勤社
一、认清形势,稳定心态
二、克服三种心理
三、端正一种态度,创新性复习
四、紧扣一个标准,把握层次要求
五、把握一个版本,适当兼顾其他
六、增强多种能力,突出学科素养
一、认清形势,稳定心态
1、考试的形势
2、命题的趋势。
3、多版本教材的使用形势。
旧中考
新中考
考试性质
选拔考试
水平考试
考试背景
应试教育
课程改革
考试目的
选拔、甄别
水平鉴定
考试内容
纯知识
三维目标
试题立意
知识
能力
现在的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业学确地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学科学。”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难学生,而是测试学生对学测试。
2007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考试制度改革通知》,要求中考命题:必须依据国家新课标,不得超越国家课程标准命题,不得命制偏、怪题,要求采用形式多样的考题,试题要与社会实际相联系,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贴近,既注重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又要重视考查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机会通过考试展示其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各种潜能。
教科书的编写理念是教科书的灵魂,它体现了编者的价值追求。新课程改革给教科书编写注入新的理念,使教科书编写有了共同的编写理念,表现在:第一,以新的德育观为统领,强调自主构建与主流价值引导相结合。如人教版教科书编写的总原则是“以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结合”;陕人教版把教科书定位为学生道德成长的向导;第二,以新的功能观为指导,突出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资源、工具、媒介的功能。如陕人教版教科书是学生道德自主构建的工具;人教版教科书定位是帮助学生“道德学录;第三,以“生活德育”为依托,倡导道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三个版本教科书在理念追求上也各有侧重:在教科书与学生关系的理念上,人教版教科书强调教科书、教师与学生三者是平等地位上的对话关系,认为教科书是学生的“商谈者”、“对话者”,侧重从“学材”的角度来编写教科书;鲁版与陕版则基于教科书是学生道德学习的帮助者、引导者的理念,强调教科书在引导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基础上应指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方法,以达成道德养成;在道德与实践关系的理念上表现的方式也不同:鲁版教科书注重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通过设计多种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对道德矛盾冲突的体验和探究。人教版教科书将道德活动设计与学习内容融为一体,促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与主动探究过程中实现思想品德的提升。陕人教版教科书重视实践活动环节,以知识为基础,充分开展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实践活动,强调在实践中陶冶、体验和感悟。
三个版本教科书采用顺应“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的思路对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进行整合。整合特点是:
1、突出生活性。
2、着眼综合性。
3、强调发展性。
4、弘扬人文性。
教科书的语言叙述方式是指教科书语言的运用特征,即教科书的遣词造句、行文风格等。各版本教科书除了注意使用平等、友好的语气,语言朴实、简洁外,语言的风格中也各有不同的追求。鲁版教科书的语言叙述充满激情,陕人教版教科书语言表达简明扼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人教版其他教科书相比,显得语言过于严肃、偏重于说理;人教版教科书注意用平等、友好的语气说话,语言朴实、简约、富有情感、通俗易懂。
认清形势 立足基础 抓标扣本科学拓展 突出能力 备战中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