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嵩明一中 2010 —— 2011 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A 卷)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进入了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 A. 汉代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2、“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说明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 A. 源远流长 B. 博大精深 C. 异彩纷呈 D. 民族凝聚力 3、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这句话反映出( ) A. 中国古代文明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 B. 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C. 在一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 三项发明蕴涵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4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说明() A. 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C. 中华民族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D. 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5 、闻名中外的敦煌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克孜尔千佛洞等中华文化的瑰宝,是古代的汉族、鲜卑族、吐蕃族以及西域各族的艺术家和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这表明() A. 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 B. 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C. 中国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D. 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6、“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应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 )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兵家 7 、文学艺术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 A. 《三》、《红楼梦》 B. 《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水浒传》、《红楼梦》 C. 《镜花缘》、《后唐传》、《西游记》、《老残游记》 D. 《聊斋志异》、《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 2005 年5月 19日, 《光明日报》载文指出,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团结和凝聚、自立和自主意义尤为重大。据此回答 8—9题。 8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2 A. 团结统一 B. 爱好和平 C. 勤劳勇敢 D. 爱国主义 9 、中华民族精神是( ) ①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③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④中华民族之魂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0 、在 2011 年1月6 日举行的中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说,中方始终认为, 对话协商是解决半岛有关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中国支持并欢迎有关各方接触对话,积极互动,共同引导形势进一步朝有利方向发展。这体现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之一( ) A. 爱 D. 自强不息 11、《老子· 三十三章》说“自胜者强”;《论语· 子罕》说“为仁由己”;《论语· 卫灵公》说“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商君书· 画策》说“自恃者, 得天下。得天下者, 先自得也”。从以上引述中可知, 是支持着中国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境界,是流淌在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的生生不息的血液。() A. 团结统一 B. 爱好和平 C. 勤劳勇敢 D. 自强不息 1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在当代中国, 爱国与本质是一致的() A. 维护祖国统一 B. 爱社会主义 C. 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D. 建设祖国、繁荣祖国民族精神具有实践性和发展性。不断发展着的实践是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发展从而富于生命活力的最终根源。据此回答 13— 14 题。 13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具有深厚的、鲜明的和() A. 民族性时代性先进性 B. 民族性改革性创新性 C. 传统性时代性创新性 D. 传统性改革性先进性 14、新中国成立后,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 民族精神突出表现为( ) ①雷锋精神②“两弹一星精神③大庆精神④抗洪精神⑤载人航天精神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15 、搜狐网载文指出,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 也包括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的竞争。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 ) A. 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必然要求 B. 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C. 坚持社会
嵩明一中高二年级2016政治期末试题讲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