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虽易,写作不易,且读且练习
-----农村中学学生作文现状浅析及方法初探
农村中学学生作文水平普遍不高,究其原因大致有两点: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1、观察、体验、思考不够,缺少发现。
学生感到“没有写头”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自己经常见到的人和事没有留心观察、细心体验、认真思考。不留心观察,对外界事物就视而不见,头脑就留不下痕迹,写作就没有材料;不细心体验,就缺少感动和感受;不认真思考,就不会有顿悟和发现,就不会产生作文的灵魂,也就不会产生表达的欲望,就会没话说,没东西写。因此,对学生而言,提高写作水平的首要途径就是要留心观察,细心体验,认真思考。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强化学生为写作而观察、体验、思考的意识,并养成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
2、重读轻写,写作训练不足。
写作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多读多写。有人做过实验,认为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应有30万字的写作量才能过关。而现在的中学多数是间周作文,每学期也就6~7次,中学三年也就一共30多次2万字。显然,作文训练的量上不去。任何一项技能都是长期大量反复训练的结果。写作作为一种生活、知识、思想融于一体,感知、思维、表达共同作用的复杂综合技能,更是离不开大量的训练。因此,要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必须加大作文训练量,最好每周一文。
3、阅读不精,语感不强,积累不够。
读是写的基础。可以说,写作的样本来自于读,写作的语言材料以及思想也有一大部分来自读。然而,如果不是“为写而读”,不是为写而精读,而是为了一般地获取信息而泛泛地读,粗略地读,那么,文章对写作的范例作用就会大大减弱,阅读对写作的指导促进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写作需要精确掌握词语的含义、用法和细微差别。显然,粗读做不到这一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词汇贫乏、用词不当、语句不畅等毛病,应该与这种阅读不精有关。因此,要想提高写作教学效率,必须强化学生精读范文,培养语感。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1、重阅读教学,轻作文教学。
阅读容易写作难。同样,阅读教学容易,作文教学难。不仅批改难,需要费时费力,而且,评判难,需要独立揣摩,还有讲评难,需要自己的真功夫。于是,批改、讲评甚至整个作文教学便有了弹性,有时还会让位给阅读教学。所以,要提高作文教学效率,教师一定要重视作文教学,认真批改,认真讲评。只有批改才会发现人才、发现问题,督促学生写作;只有讲评,才能为学生经常提供更易学习的范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才能激发写作热情,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
2、重著轻微,训练不足。
讲读课文,多着眼于段的分析,对于段落内部句子的组织、句与句之间的衔接过渡分析较少;讲评作文,多满足于宣读优秀习作,讲几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少对学生作文的典型病句进行分析修改。学生普遍语感不强多于平日这样的阅读教学有关系。因此,讲读课文应该选择若干语言片段进行句子结构方面的分析训练,从正面训练学生的语感;应选择学生若干典型病句分析修改,从反面增强学生语感,这也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一个办法。
3、重理性,轻感性,不注重审美体验。
熟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材精选了很多美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惜,相当一些教师照搬教参,为考试服务,以搜寻知识点、写作特点等理性的东西为目的,这样就把美文欣赏变成了干巴巴的技术解剖,班完整的生命律动切割的支离破碎,使语文学习变得索然无味,挫伤甚至是扼杀了学生对语
且读且练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