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最苦与最乐》导学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最苦与最乐》导学案.doc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总第15课时
课题
最苦与最乐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的 要求
1、 学习本课应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2、 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
3、 学习文章流畅而又凝练的语言。
教学
重点
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
难点
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
方法
讨论法
教学
环节
教 学 内 容
师生活动
导入
新课
作者
简介
新授
1、 播放多媒体课件:中央电视台对抗“非典”战士钟南山 等人的采访。当记者问他们进入疫区时怕不怕,他们的回答是
“怕”,“但还是要进去,因为这是医护人员的责任”。
2、 展示有关报道:有一个家庭,一位老人感染了 “非典” 病毒,但是她和她的家人拒绝接受隔离,导致全家8人死亡, 因受接触被隔离的人数高达200多人。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这两则报道,使学生明确:人是社会的人,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离不开社会,社会、家庭都需要人能负责 任,同时对别人负责任就是对自己负责任。
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曾参 与“戊戌变法”,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文风:流畅、 犀利、凝炼
著作:《饮冰室合集》
1、课文朗读:
朗读时教师加以指导,明确一些较难的字词的音义:
注首:
契约(qi)揽(lan)悲天悯人(ml n)
结合文中注释解释词语:
失意、如释重负、无入而不自得、悲天悯人
补充解释词语:
莫若:不如。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契约: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任重道远:任务繁重,道路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而艰巨。
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仁人志士:有仁爱之心的人,品德高尚有志向有抱负的人。
课前布置学生通 过网络、书籍等 查找有关梁启超 的资料,课堂上 请学生展示自己 的预习成果。教 师可结合课文注 释,明确有关要 点
朗读时教师加以 指导,明确一些 较难的字词的音 义
2、师生讨论课文内容:
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步:先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填写以下空格:
—是人生最大的痛 苦。
是人生最大的快
乐0
人生当 ,而不能
第二步:根答案再次讨论,理清课文结构,从而明确文章 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一、 (1、2自然段)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二、 (3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三、 (4、5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 责任”。
师生讨论课文内

板书设计:
最苦与最乐
一、 (1、2自然段)论述“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二、 (3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三、 (4、5自然段)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
课后回顾: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总第16课时
课题
最苦与最乐
课型
新授
教学 目的 要求
1、 学习本课应在掌握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2、 明确作者观点,理清文章脉络,
3、 学习文章流畅而又凝练的语言。
教学
重点
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
难点
训练严密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
方法
讨论法

《最苦与最乐》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健
  • 文件大小88 KB
  • 时间2021-09-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