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友善
篇一:友善让生活更和谐
友善让生活更和谐
副校长孙新波
老师们、同学们:“友善”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具备的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是友好、友谊、友情、善良、善意、与人为善等。人在社会生活中难免会发生磕磕碰碰的事,不小心踩脚,不小心相撞,无意间说错话、办错事,伤害了别人的感情,这个时候,双方都需要以友善的态度,一方要真诚地赔礼道歉,另一方要宽容、谅解别人,只有彼此都做到“以情感人”,就能“化干戈为玉帛”。
那么,在和别人打交道时,如何做到“与人为善”呢?
1、学会宽容
俗语说,牙齿和舌头都会“打架”,更何况是富有个性思想的人呢。但是,矛盾发生后,应该具有忍耐、包容、体谅的心态,不能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要把度量放宽些,眼界放远些,让矛盾迅速得以化解,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我们应该把宽容作为生活中的润滑剂,让宽容给我们大家天天带来好心情。
2、抛弃积怨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产生误会,甚至怨恨,有的人心胸狭窄,无法容忍一点点误会或怨恨,耿耿于怀。我们应该善于化“敌”为友,大大方方地抛弃你对别人的一切积怨,让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从你的生活中随风而去。这样,你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你的人生道路就会越走越宽。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友好、友谊、友爱的氛围中,都希望自己的周围充满善良、善举。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以友善的态度与同学相处、与老师相处、与家人相处。共同创造一个人人心情舒畅、处处温暖的和谐环境。
篇二:关于和睦友善的名言
马克思有句名言:“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
“和谐之美有着巨大的凝聚力。”
“和谐之美犹如一幅画、一首歌。”
“和谐之美不仅仅是赏心悦目的,它的引人之处还在于其对人有着强烈的感召力。”和为贵,谐为美!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鲁迅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是和谐而不会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目附和而不会和谐
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毕达哥拉斯
和谐美是美的最高境界。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说过:
"美在和谐。"可见,和谐美是一个极古老而又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美学命题。冰心老人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
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赫拉克利特说:"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
费孝通:“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黑格尔:“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
古人用典劝兄弟和睦
古人在诗词创作中,除了讲究韵脚、平仄、对仗,也很善于用典。诗人、词家巧妙用典,使诗词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言简义丰,耐人寻味,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当然,由于现代人传统文化缺失,当读到古典诗词时,往往不懂和不知诗人、词家在用典,因此,或者不理解,或者误解。
最近在读冯梦龙《古今小说》,第十卷是《滕大尹鬼断家私》,故事讲的是,七十九岁的倪太守纳了一个十七岁的女孩子做妾,生了一个儿子,在他死了以后,嫡庶争产,滕大尹断案。这篇话本开篇就是一首词,名为《西江月》,词中写道:
玉树庭前诸谢,紫荆花下三田;埙篪和好弟兄贤,父母心中欢忭。多少争财竞产,同根苦自相煎。相持鹬蚌枉垂涎,
和谐友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