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金阳医院【金阳医院华丽蜕变】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300多名员工,930多个日日夜夜,金阳医院开创了一个西南地区医院从“二甲”到“三甲”蜕变的奇迹。在院长向德芬的率领下,从1992年开始的20载奋斗历程,为我国医疗改革提供了一个生动而鲜活的样本。
2021年7月9日,对于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贵阳市金阳医院)来说,是在其历史上怎么着重都不为过的日子。这一天,“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结果反馈会在金阳医院召开。在庄严而隆重的专家评审现场,即将揭晓的谜底牵动了台下的每一位二医人,拥挤的大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收获与耕耘——创建“三甲”的西南奇迹
“经过省级医院等级评审专家组的评审和省级医院评审委员会的认定,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贵州省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评审。”当省卫生厅副厅长周惠明宣读完21位专家的一致意见之后,会场内顿时掌声雷动,经久不息。喜极而泣的二医人眼中噙着泪花,用掌声表达着激动之情。这一刻,所有的怀疑与悲观都烟消云散,通过930多个日夜的奋战,让二医人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没想到我在有生之年还能在三甲医院工作。”一位还有几年退休的职工激动地说。喜悦与惊讶不仅来自于金阳医院内部,当时贵州省内的媒体曾这样叙述这一难能可贵的飞跃:“在奋进中崛起,市二医从都市‘乡村医院’的突围,到整体搬迁金阳新区的谋变,再到晋升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飞跃,创造了一段医院发展的传奇。在我省医疗卫生战线取得历史性突破,也同时书写了一段精彩的贵州改革开放篇章。”
用“创建”二字来形容金阳医院拼搏三甲的历程,可谓恰如其分。要知道从二甲到三甲的过渡与蜕变,涉及到细节的方方面面。以向德芬为首的医院领导干部,以及几乎所有职能科室的中层干部和基层医务人员,开始了漫长的取经之路。北京天坛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每一个兄弟医院单位,都留下了金阳医院远道而来的足迹。
在创建“三甲”的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类似的外出学习、取经,已成金阳医院从上而下的常态,为创建三甲而进行的一切准备活动,皆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可以说,正是这种虚心的态度,让金阳医院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了取长补短。
“我记得当时我们准入指标未完成,对整个标准内涵的理解不到位,但是我们没有退路,只能拼命学习、拼命的干。”医务科科长、三甲办副主任刘辉回忆。而在质控办主任高源看来,正是这种学习态度和执着的精神,才有了医院在管理上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制定本院的《病历书写规范》,高源参加了北京协和医院组织的病历书写培训,观摩了北京协和医院的“病历展览”。
“总之,在创建‘三甲’时,我们在所有的方面,都向省内外的优秀医院学习。”高源说。在借鉴了多家优秀医院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金阳医院探索出一套符合自己院情的管理方式。医院以保障患者医疗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作为管理目标,建立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技术操作规范,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强化医务人员“三基三严”训练,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每个月各质量管理委员会和职能科室都会到各科室
金阳医院【金阳医院华丽蜕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