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十一五”及2010年城乡建设规划工作总结.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十一五”及2010 年城乡建设规划工作总结榆林城乡建设规划局 录入时间:2010-12-21 14:40 文章作者: 点击: 1595 次【字体:大中小】 2006 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建设厅的精心指导下,全市城乡建设规划工作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总体要求,以建设榆林“能源新都、国家名城、大漠绿洲、百万人口宜居城市”和陕甘宁蒙晋区域中心大城市为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和谐发展、有序跨越的规划建设理念, 依法行政, 励精图治, 创新发展, 通过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一、“十一五”及 2010 年城乡建设规划工作回顾(一)城乡规划体系逐步完善 2006 年以来,全市先后投入 8000 多万元,用于各类规划的编制,初步形成了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各类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和乡村规划组成的城乡规划体系,在规划的有效指导下,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榆林中心城市面积由 05 年的 30 平方公里扩大到 52 平方公里,人口由 28 万增加到 50 万。城乡规划编制取得重大突破。榆林城市第四版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于 06 年启动, 至 08年5 月高质量完成。该版总规目标宏大, 定位高远, 对榆林未来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06 年以来,在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榆林中心城市加大详细规划的编制力度,共完成各类规划 70 余项,是“十五”规划编制总和的 2 倍。先后完成了榆林市总体城市设计、榆林古城景观提升规划;完成了榆溪公园、河滨绿地修建性详细规划、榆阳河及河岸景观整治规划、榆溪河左岸滨河绿地广场规划以及鸳鸯湖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完成了迎宾路景观整治规划、榆林大道街景规划、长城路综合整治规划;完成了榆林新城一、二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心商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以及 30 多个平房片区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 此外, 还编制完成城区道路、绿地、广场、创卫等专项规划 20 余项。特别是 2010 年规划编制工作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较前又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部分规划得到了全国权威专家的高度评价。先后完成了空港生态园区规划、大墩梁森林公园总规;完成了榆阳路街景规划、长乐路片区控制性详规及街景规划、东山片区控制性详规、南郊片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工作;启动了城乡结合部新农村规划、榆林新区第三片区控制性详规、航宇路东片区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工作。经过五年不懈的努力, 榆林中心城区详规覆盖率由 05 年的 70% ( 三版总规) 提高到 2010 年的 90% (四版总规) ,基本做到了有建设的地方就有详细规划的指导,规划滞后于城市建设的矛盾得到彻底解决,规划引领、指导城市建设的作用彰显,龙头地位得到确立。五年来, 12 个县区的城乡规划工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定边、靖边、横山、米脂等县完成了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绥德、吴堡、神木、府谷等县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全面展开。在总规的指导下,定边、府谷两县详规覆盖率达到 100% , 神木、靖边、绥德、吴堡达到 80% 以上, 横山、米脂达到 75% , 子洲达到 45% , 佳县、清涧县详规编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市详规覆盖率由 05 年的 45% 提高到 2010 年的 70% 以上。建制镇总体规划编制完成率达到 80% 。在规划的有效指导下,各县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健康发展,辐射带动能力全面加强,认知规划、重视规划,用科学规划的理念指导城市建设已形成共识。城乡规划在科学调控城市资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及构建和谐榆林的进程中,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二)城乡一体化建设全面推进一是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榆林“十二五”城镇化发展规划》已编制完成,各县区城乡一体化规划也基本完成。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榆林市关于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若干意见》,推动了全市城镇化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12 个省级重点镇,累计完成投资 亿元; 24 个陕北百镇完成投资 5300 万元。城镇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全市 6726 户农村危房改造已全部开工,竣工 3786 户,完成投资 亿元。 2010 年,榆林市城镇建成区用地面积达到 288 平方公里,比 2005 年增加 平方公里,年平均增速为 % ;城镇总人口达到 万人,比 2005 年增加 万人, 年平均增速为 % ; 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 42% , 比 2005 年( % )增加了 个百分点。二是城镇体系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十一五”期间, 我们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经济强市、西部文化大市、塞上生态名市三大目标,着力打造能源、城市、生态、区域四大经济,按

榆林市城乡建设规划局“十一五”及2010年城乡建设规划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3332654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