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城,宋,刘翰》阅读答案.doc《石头城,宋,刘翰》阅读答案
篇一:[纯教学文档]20XX高考古诗对比阅读最后冲刺
考前重要考点测试复习[古诗比较阅读]
【01*】一、[唐]包佶《再过金陵》[宋]刘翰《石头城》/二、韩 愈《戏题牡丹》
【02*】三、张养浩《登泰山》/四、皇甫曾《秋兴》
【03*】五、华岳《酒楼秋望》/六、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04*】七、贺铸《病后登快哉亭》/八、王贞白《洗竹》与罗隐 《竹》
【05*】九、刘禹锡《始闻秋风》
【06*】十、俞紫芝《水村闲望》/十一、卢纶《长安春望》
【07*】十二、马戴《出塞》/十三、刘长卿《酬李穆见寄》与杜 甫《宾至》
【08*】十四、孟浩然《岁暮归南山》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十五、张祜《观魏博何相公猎》
【09*】十六、晏珠《山亭柳•赠歌者》/十七、李好古《谒金门》
【10*】张孝祥《水调歌头・闻采石矶战胜》
【01*】【01*|02*|03*|04*|05*|06*|07*|08*|09*|10*】
一、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8〜9题。
再过金陵①[唐]包佶
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②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石头城[宋]刘翰
离离芳草满吴宫③,绿到台城④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②石城:指南京,又称为石头城。 ③吴宫:此指三国时吴国的宫殿。④台城:指六朝时的禁城(宫城), 又称“苑城”,是当时的皇帝用于办公、居住的场所。
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金陵城,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景物描写的 异同。(5分)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作简要分析。(6 分)
【参考答案8】相同点:都描写金陵城雁行高歌,凄凉衰败之景
(2分,抓住“收、秋、愁、空、冷”)
不同点:包诗运用拟人,写江山不管天下兴亡之事、任凭夕阳伴 着客愁(1分);刘诗运用动静结合手法(或答视听结合),写所见 离离芳草、台城旧苑、空江烟水、明月高悬,又写所闻空中雁声。(1 分)。刘诗的景物描写有时间(从白天到黑夜)和空间(从吴宫到台 城)的变幻,写出了作者所见所闻。(1分)
【参考答案9】包诗抒发了江山依旧、物是人非的感慨,表明六 朝兴亡皆由人事(2分);借古讽今,表现作者亲历安史之乱后对国 家政事日非、家国衰败的悲愁(2分)
刘诗暗含古今盛衰对比,抒发作者对金陵古城繁华不再、沧桑变 化的深沉感慨。(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戏题牡丹韩愈
幸自同开俱隐约,
何须相倚斗轻盈。
凌晨并作新妆面,
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
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
今日栏边暂眼明。
&前四句牡丹的特点?虚词“同、俱、何须、并、偏”对牡丹的 描写有何作用?
,本诗后两联描写牡丹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
分析。(6分)
【参考答案8】朦胧含蓄、柔美清新,(2分)突出牡丹竞相展示 自己的美,(2分)照应标题“戏题”,暗示诗人的喜悦之情。(1 分)
【参考答案9】侧面描写,(2分)第三联通过描绘牡丹花开之后 燕舞蜂忙的嬉闹场面来表现牡丹的美,(2分)尾联通过写作者见牡 丹而心喜,忘却多年尘俗之事的愉悦之情来表现牡丹的美。(2分)
篇二:眉山市20XX年高三诊断考试试题语文
眉山市20XX级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题
语文
20XX年12月22日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分植150分,完成时间150分 钟。
第I卷(30分)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果脯fti定fu...
B>笑曆蚀bdo前仆后继pCu ..
C、 熨帖yti靓妆红yan扌奇角之势jl. . liang殷..
D、 » zhi^躅chi脐橙ji提纲挈领qie....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为台海地区谋和平,挟手迎接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新,
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符合历史潮流的前进方向。
氏全世界翘首期盼的20国集团(G20)金融峰会11月15日在华 盛顿以闪电
般的速度匆匆落幕。会前人们设想的欧美围绕世界金融秩序激烈 “夺权”,或是
新兴国家在“鸿门宴”上被逼着出钱的戏剧性场面,通通没有出 现。
真不知道一个堂堂佛教胜地,怎么会让一个道士来看管。中国 的文官都到
哪里去了,他们滔滔的奏折怎么从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
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出现恶化迹象,引起美国股市剧烈 动荡。愈演
愈烈的次贷危机正在向货币市场曼延。 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运动
《石头城,宋,刘翰》阅读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